“南澳Ⅰ号”展陈还原了船上场景。
汕头南澳被誉为“潮汕屏障、闽粤咽喉”,曲折海岸线让这里成为国际贸易货物的必经之地、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的耀眼航标。2010年起,一艘明代古沉船“南澳Ⅰ号”内的数万件文物陆续浮出水面。这些文物填补了广东明代海上瓷路的空白,以实物的形式印证了南澳在海上丝绸之路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近年来,为宣传和弘扬汕头海洋文化,南澳以沉船出水文物为基础,在南澳县海防史博物馆内打造了“南澳Ⅰ号”展陈。
2007年5月,在南澳岛云澳镇东南的三点金海域,渔民打捞出二三十件瓷器。经过详细端详,从事文物保护三十多年的南澳县海防史博物馆馆长黄迎涛敏锐地发现,这些瓷器可能来自明朝的漳州窑,而且海底下很有可能存在一艘体型巨大的沉船。
2010年-2012年连续3年,水下考古队员对“南澳Ⅰ号”沉船进行水下考古发掘。这艘来自明代的大型沉船终于在数百年后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这座“海底博物馆”蕴藏着品类繁多的文物,为人们展现出数百年前中国的经济社会面貌。
出水的文物以瓷器为主。
“南澳Ⅰ号”沉船出水各类文物约3万件,包括瓷器、陶器、金属器、石器、骨器、漆木器及各类有机遗存,出水铜钱近2万多枚,其中,瓷器数量最大。黄迎涛表示,“南澳Ⅰ号”推测沉没于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是我国唯一经过正式考古调查和发掘的明代沉船,为研究明代东南、华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史、社会史、航海史等学术课题提供了翔实可靠的材料。
在广东省文物古研究院副院长崔勇的讲述中,时光回溯到明朝。明洪武三年(1370年)实行海禁,直到隆庆元年(1567年),在漳州月港部分开放海禁,至崇祯六年(1633年)月港“洋市”关闭。从“南澳Ⅰ号”挖掘出的文物显示,这艘船很可能是在开放海禁之后、来自漳州月港的。这也从实物上证明了大航海时代之后,中国并没有隔绝对外交流,从时间节点和历史背景来说,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例证。
“南澳Ⅰ号”展陈。
黄迎涛介绍,在“南澳Ⅰ号”沉船中发现了大量体积不等的凝结物,较大的有8块,最大的超过10立方米,主要由铁质金属、瓷器、木质器物和石灰质海洋贝壳构成。从“南澳Ⅰ号”发现铜块、铜钱以及铁锅等金属材料和制品,结合更早之前发现的唐宋元沉船和明清沉船,可见金属及制成品不仅是中国出口产品,而且是东亚海域国际多边贸易重要商品,数量相当可观,因特殊功用,价值不菲。
除此之外,从“南澳Ⅰ号”出水的文物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航海技术水准。黄迎涛表示,沉船初步判定至少有25个隔舱,与以往所知的同时期海船有较大差异,船舱数大大高于宋代的13—15个隔舱,且间距较短,因此船体的坚固性得到加强。
在“南澳Ⅰ号”沉船中,考古队员还发现了戒指、锡壶、骰子、围棋子、秤杆等物品,以及防范海盗威胁的铁炮。从这些出水的文物中,我们可以一窥明代时期航海冒险中的生活细节。黄迎涛认为,“南澳Ⅰ号”装载的船货表现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的相互交流和欣赏,也显示出明代中国船队生活方式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族民众的影响。以出水的青花瓷文物为例,其纹饰上大量采用的是麒麟等表达吉祥寓意的图案,部分瓷器还绘有“岁寒三友”“童子拜观音”“钟馗捉鬼”等青花纹饰。
因其重要历史价值,“南澳Ⅰ号”获得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0年社科院六大发现、2012年田野考古三等奖等奖项。黄迎涛表示,“南澳I号”沉船尽管仅是明代海上贸易的沧海一粟,但拥有较为完整的船体结构、多样化的器物以及船货的码放方式等,其发现填补了广东明代海上瓷路的空白,完善了中国明代海上贸易的体系,可谓是海上瓷路的“明珠”。
文/图 张晓宜 文丽媛 李燕娟 汕宣
星岛日报海外版、羊城晚报社 联合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