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现代外交”网站8月28日文章,原题:一个日益自信的中国朝向自主 中国一直在稳步将经济转向自主,这可能最终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战略事态之一。中国打算减少对外部依赖,加强关键部门的能力,提高韧性,确保即使在动荡加剧的情况下也有足够的经济活动。因此,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工业基础现代化,政策包括支持制造商、发展智能制造、在工业设施中部署5G、研发关键半导体等。北京最近还表示,必须加强粮食以及石油、天然气和矿产等战略物资的自主。
中国的自主并不一定意味着严格的自给自足,也不意味着告别相互依赖的外部市场。实际上,自主建立在“双循环”战略上。中国不可能放弃其经济活力和全球影响力所依赖的对外贸易,更有可能的是大幅加强跨国供应链,使自己尽可能不受全球动荡的影响。
北京计划的关键是在科学和技术方面实现自主,为此,就须增强国内能力,缩小中国科技企业与外国同行的差距。这将需要与西方科技部门进行更多而不是更少的合作。中国提出的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计划,似乎主要是为了使中国市场对全球公司更具吸引力。
北京追求自主,是在日益自信和西方咄咄逼人的战略姿态背景下进行的。这似乎也是对美国对台海问题不断升级挑衅的反应。中国日益增强的国际自信得到军力扩充的支持。这种扩充似乎主要针对美国及其盟友,北京指责他们试图打造遏制中国的“印太北约”。
面对战略上不可预测的中国的崛起,西方需通过再工业化和供应链多样化来增强抗冲击力。要做到这点,西方须积极与全球南方伙伴合作,包括印度、巴西、墨西哥、尼日利亚、南非和东盟等,而他们中许多如今与中国相互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