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环评为加快香港建屋拆墙松绑

2022-08-31 16:47

环境咨询委员会早前再次开会讨论“粉岭高尔夫球场用地局部发展技术研究——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结果是经过两次合共逾20小时的讨论后未能作出决定。据悉,会上部分委员关注政府环评报告对雀鸟、蝙蝠、飞蛾等物种的调查不足,其中雀鸟调查无涵盖雨季、旱季,故要求木工程拓展署提交更多生态研究资料,包括至少7个月的雀鸟调查,预料环谘会最快于明年4月才再作审议。

环评不可成“卡脖子”程序

按照政府规划,当局会在回收的32公顷粉岭高球场土地上,拨出9公顷用作兴建公屋,合共提供1.2万伙单位。那是经过广泛讨论和技术可行性研究而提出的建议,是一个已顾及到各方利益的方案,建屋目标已列入长远房屋策略,对未来10年的公营房屋供应有一定的重要性。如不能落实或一再延宕,只会令每年3万个公营房屋单位的长远供应目标更加遥远,到头来影响数十万居于㓥房等不适切住所的基层市民,令他们轮候公屋上楼的时间进一步延长,而现时轮候公屋上楼的时间已超过6年,情况极之不理想。

没有人会质疑环保的重要性,但环保与民生要取得平衡,《环境影响评估条例》规定香港的大型发展项目须要进行环评,其环评报告和减缓环境及生态影响措施均要获环保署批准后才可施工,那正显示政府对环保的重视,但环评不能流于形式主义,更不能成为加快房屋兴建、纾解民困的“卡脖子”程序。

虽然有人认为,环谘会要求提交更多资料不是吹毛求疵,但如果通过环评报告的门槛不断提升的话,繁复冗长的程序只会令香港原本已水深火热的居住问题进一步恶化,不但对不起蜗居于㓥房的市民,更不利于社会团结和稳定。亦有人认为,额外调查未必会阻碍建屋进度,粉岭高球场的公营房屋建屋周期预计为6年,到2029年落成,当局可以同步进行多项工序的方式,追回再作生态研究的7个月的时间。但如果每一个程序延宕都要透过在其他环节追回来,会否造成无止境的追落后?香港的房屋供应短缺问题如何能有效解决?

新一届政府提出要“精简程序多管齐下,提供更多安居之所”,全面“提速、提效、提量”增加公营和私营房屋供应,并强调以往已有很多关于土地房屋的辩论,提出过很多方案,现时重点是要立即执行。的确,土地房屋问题是最困扰香港的深层次问题,精简兴建房屋的种种繁复冗长审批程序已是刻不容缓,更是解决香港房屋问题必不可少的工作。

在这方面,环境局早前向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提交的文件指出,很多意见认为《环评条例》的研究时间太长,一些较复杂或有争议性的项目,其环评程序动辄花上3至4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故局方认为,应将环评程序所需的时间,减至一般项目约18个月,以及较大型或复杂的项目约24个月。

而环境保护署现正进行“优化《环境影响评估条例》程序”,早前就此展开为期一个月的公众咨询,目标于今年内完成检讨,借此优化程序、提升运作效率和更聚焦环境成效,并提出了多项提议,包括容许项目倡议人在规划项目早期,或在当局发出环评研究概要之前,提早进行生态基线调查;增加“指定工程项目”清单豁免项目等,减省环评时间。另外亦希望厘清一些不够清楚或具体的环评指引,还建议把智慧平台和大数据发展引入环评程序工程,让项目倡议人与顾问于规划早期便能掌握重点,以加快环评速度。

精简程序更符合市民利益

新一届政府方方面面的工作已经起动,房屋问题再经不起延宕蹉跎和折腾,任何精简程序、加快建屋流程的建议和工作,都符合时代的需要和市民的利益。优化和精简《环境影响评估条例》程序不是牺牲环境,而是要在环保和民生之间取得平衡。如果这边厢市民居住问题水深火热,那边厢因循守旧地按照程序做事、吹毛求疵追求一份“完美”的环评报告,真是叫居于㓥房等不适切住所的基层市民情何以堪?

行政长官李家超一上任便设立了“公营房屋项目行动工作组”和“土地房屋供应统筹组”,致力解决房屋深层次问题,并将在新一届政府上任后100日内,提交初步加快兴建公营房屋的工作建议,市民都期盼在精简程序的工作上会有更多和更具体的建议,真真正正为香港房屋问题拆墙松绑,贯彻“以结果为目标”的施政理念,造福市民。

原标题:有话要说/优化环评为加快建屋拆墙松绑

来源:香港大公报   作者:艾华斯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