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名将白起身世之谜

2022-08-29 11:38

作为战国晚期的风云人物,白起一生充满了传奇,但也留下不少谜团,其中之一就是白起的身世之谜。

根据《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白起是陕西宝鸡郿县人,在秦昭襄王十三年,被提拔为左庶长,其中并未谈到白起身世。但在不少文章中,却将白起塑造成为一个“底层士兵逆袭”的故事。商鞅变法后,秦国实行军功爵,给了很多底层士兵登上高位的机会,白起就是从一介小兵做起,通过不断杀敌立功,最终成为一代名将。

谈及白起的身世,历史上白居易与欧阳修都曾探讨过,但他们两人的观点都遭到驳斥。

唐朝白居易编撰家谱时,整理了白氏一脉世系。楚平王时,太子芈建逃亡途中死去,伍子胥带着芈建之子芈胜逃亡吴国,后来芈胜回归楚国,被封为“白公”,又被称为“白公胜”。楚国一场政变中,白公胜被杀,他的儿子逃到秦国,至此繁衍生息,“从白乙丙而下,代为名将,裔孙白起,更是有大功于秦,封武安君”。

但白居易去世后,家人邀请他的忘年交李商隐撰写墓志铭时,李商隐却不相信这段历史,写了“公之世先,用谈说闻”八个字!

李商隐之所以不相信,一方面是白居易的表述中存在明显错误,白乙丙是秦穆公时期的秦将,而白公胜是春秋晚期之人,两者相差150年,因此白乙丙不可能是白公胜的后代;另一方面是白公胜之死,史记中说“会叶公来救楚,楚惠王之徒与共攻白公,杀之”,其他文献中也没有提到白公胜之子逃亡楚国。

《旧唐书》中,对白居易的说法也不认同,但由于没有过硬的证据,只说他是“太原人,北齐五兵尚书建之仍孙(第八世孙)”,没有再往上追溯。

因此,南宋人陈振孙在《白文公年谱》中指出:《故巩县令白府君事状》说白氏出于芈姓,《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说白氏出于姬姓,均是于史无征,自相抵牾,并不可信。

白起既非出自芈姓,又非出自姬姓,那么白起有何身世呢?其实,史书中有一条重要线索证明,白起出自赢姓,是秦国的公族。

秦宪公去死后,弗忌等三庶长立了秦出子(秦宪公第三子)为君,他们三人掌握朝中大权,最后还杀了秦出子,立秦武公(秦宪公长子)为君。由于国君年幼、权臣弄政的这一教训在,于是秦武公没有传位给儿子赢白,而是传位给了弟弟,即秦德公,接下一段时间内秦国传承以兄终弟及为主,秦德公三个儿子轮番成为国君,最后一位是秦穆公。秦德公继位后,将公子赢白封在平阳(今陕西岐山、噤县一带),他的后人以白为氏。

《战国策》中称他为“公孙起”,说明白起是公族(诸侯王族)的后代。春秋战国时期,只有公族子孙才能被称为“公子”、“公孙”。

因此,揭露白起身分的重要线索就出现了:白起是陕西宝鸡郿县人,公子白被封在宝鸡岐山,两地相距不远,说明两者应该有一定关系;而白起又被称为“公孙起”,说明他应该就是公子白后代。相反,无论是百里奚还是白公胜的后代,都不太可能巧合到流落到公子白的封地附近。

白起的升迁,可以作为他是嬴姓族人的重要佐证!公元前294年,白起成为左庶长,《史记》没有记载他之前的事迹。商鞅变法后,左庶长在秦国二十级爵位体系中位居第十,是秦国中层爵位。无论是谁,只要战功足够,都可以成为左庶长。但是白起成为左庶长后,当年就率军攻打韩国,第二年再度成为主将攻打韩魏两国,灭掉韩魏24万人,随后成为大良造(爵位的第十六级)。从成为左庶长之后,白起就一直担任主帅。

问题在于,白起刚成为左庶长之后,为何就得到秦昭襄王的高度信任,让他成为数十万兵马的主帅?结合上述线索来看,显然这种信任不是没有缘由的,最大的可能是白起是嬴姓子弟,因此后来也信任了白起30多年。秦昭襄王十三年白起成为左庶长,秦昭襄王五十年白起于杜邮自杀,除了长平之战后受到范雎挑拨之外,白起深受秦昭王信任30多年。

因此,白起的祖先是公子白,秦穆公时出了一位白乙丙。商鞅变法后,虽说以军功论爵,但白起身分特殊,可能早就作为副将参与过很多战争,由此立功成为左庶长,同时他的军事才能得以展现,所以之后才会立即成为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