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 | 建立大湾区联动机制,鼓励港澳居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2022-08-24 09:52

近日,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志愿广东” 推进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健全城乡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完善社会支持体系,提升志愿服务国际影响力,推动我省实现从志愿服务大省向志愿服务强省的跨越。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意见》指出,要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专业化,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扩大社会参与、激发组织活力、完善工作机制、营造文化氛围、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构建具有世界视野、中国特色、岭南风格的“志愿广东”新格局。

培养多样化志愿服务人才

志愿服务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方面,《意见》明确,加强组织建设,推动省、市、县三级成立志愿服务行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志愿服务组织中的牵头和协调作用。建立健全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建强“8+N”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

志愿服务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培养。《意见》指出,注重培养高层次志愿服务人才,支持教育、卫生、救援、科研等行业优秀人才参与志愿服务,组建志愿服务专业人才库,发挥其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的突出作用;注重培育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人才,发挥“五老”人员在志愿服务中的作用;重视在大中小学生中开展志愿服务意识教育,培养志愿服务事业后备力量。

在打造特色品牌方面,《意见》要求,围绕扶贫、济困、扶老、应急、助残、救灾、助医、助学等群众关心、社会关切的领域,培育发展特色志愿服务项目,打造和擦亮地方志愿服务品牌;鼓励和支持公益创投等多种方式,动员社会力量、盘活社会资源支持志愿服务项目实施。

如何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意见》提出,健全协作体制,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为牵引,盘活各类阵地和项目资源,结合当地特色和优势,分级建好县、镇、村三级志愿者队伍。同时,加强阵地平台建设,统筹运用现有各类公共服务资源,结合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需要进行改造提升,以县域为单位建成一批志愿服务教育培训平台、文化传播平台和文明实践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重要作用,将志愿服务纳入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内容,推动志愿者到党群服务中心报到备案、参加志愿服务。

创新“互联网+”志愿服务

在完善社会支持体系方面,《意见》提出创新“互联网+”志愿服务,主动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推动“互联网+”志愿服务深度融合,深化志愿服务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全省统一的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制定统一的信息数据对接标准,整合志愿服务相关信息和数据资源,实现全省志愿服务数据统一归集、统一管理和共享交换,为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提供志愿服务数据支撑。深化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志愿服务领域的应用,推动志愿服务向精准化、便利化方向发展。

此外,《意见》进一步完善嘉许激励机制,提出完善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星级志愿者资质认证等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爱心联盟,为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提供适度、合理的激励举措。将志愿服务纳入正向信用激励,完善志愿服务记录纳入“信用广东”信息采集的制度安排,鼓励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修复社会信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方面,《意见》明确,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志愿服务联动机制,鼓励香港、澳门居民参与广东志愿服务活动,探索建立粤港澳服务记录互认、激励回馈一体等制度安排;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畅通在粤港澳人士正确认识国情省情、参与人文湾区建设的渠道,推动粤港澳志愿者身份互认、资讯互通、记录互认、激励共享。

来源:南方日报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