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举行的香港书展,由中银香港经济与政策研究主管、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荣誉研究员王春新所撰写的《捍卫居权——以新思维破解香港住房难题》一书颇受关注。根据王春新的介绍,此书首创了“安居负担指数”(RBI,Residential Burden Index)这一概念,即根据联合国所提出的“国民经济核算标准”(SNA),来计算楼价涨幅与个体收入涨幅之比例。
运用新思维解决房屋问题
此外,该书还总结了全球房屋发展的三大类型:第一类是以欧美日为代表的“楼价增长远低于收入增长”模式;第二类是以新加坡为代表的“楼价增长稍低于收入增长”(以政府主导的公共房屋为主)的模式;而第三类就是香港模式即楼价增长远高于收入的增长,而且“居民收入永远赶不上楼价增长”,是典型的投资/投机主导的虚拟经济模式。
“香港居,大不易”。香港深陷“居住贫困”、“低端房屋”的问题久矣,如今在香港社会谈及“居住正义”,恐怕不少人还会以为这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笑话。2016年,香港著名文学家刘以鬯的作品《香港居》出版,首页便赫然写道:“香港人口稠密,最珍贵的东西,不是爱情,而是地产,为了这个理由,建筑商不得不向高空发展了。纵然如此,香港‘住’的问题,始终无法获得合理理解。新建成的徙置大厦,比比皆是;然而人口简单的家庭,却是无法享受的。”
伴随着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㓥房、纳米楼等畸形房型不断推出,成为了社会基层不得已的被迫选择。与此同时,香港房委会的最新数字显示,一般公屋申请者平均轮候时间已增加至6.1年,创下了1998年以来的新高。而本年度可供编配的公屋单位数目则进一步下降,约有27600个单位。
从表面上看,香港“居住贫困”的问题是资本主义追逐利润的极端化体现,即将民生刚需转换为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的工具。
从深层次来看,香港的房屋问题本质上是有关部门一直以来没有充分理解“‘一国’之本,‘两制’之利”的妙处,以“无为”姿态任由市场逐利,使得住房成为了部分人投资逐利,增长个人财富的工具和手段,最终让香港发展的红利无法惠及到普罗大众。
更为致命的是,房屋的“稀缺”正逐渐加剧成为了回归25年来,社会和政经矛盾的“导火索”。
从现行政策的运作来看,要解决香港的房屋问题不能只靠以往的“修修补补”的思路,要运用新思维,从根源上解决房屋供给不对称的难题。王春新总结道,“解决房屋难题,重在分配而非生产。政府需要有调整房屋政策的大气魄和执行力,还要在利益高度分化情况下尽可能凝聚最广泛的社会共识。”
换而言之,如何让弱势群体有房可居、如何让青年人看到买房的希望,如何让房屋市场的供给关系趋于合理,如何克服作为刚需的房屋生产和作为投资的房产资源之间的矛盾,这才是现届政府在解决房屋困境的突破口。
回归以来,治港团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实现民心的回归。习近平主席在重要讲话中,对新一届特区政府提出了“四点希望”,其中包括希望新一届特区政府着力提高治理水平,转变治理理念,“把握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把有为政府同高效市场更好结合起来”的嘱托。
让市民分享经济发展的红利
所谓的“有为政府”,笔者认为就是会“科学干预”,能“有效干预”,一方面是需要继续巩固有效高效的市场,另一方面更是要让香港市民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和福利,实现有福民生,让“有为政府”一手抓“有效市场”,另一手抓“民生有福”,“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优化资本主义社会的权力机制,摒弃唯资本运行的“小政府”思维,这样才能实现民心回归,促进社会发展的机能。
要让民生有福,住房问题必须攻克,使得市民能够安居,整个社会才能安全稳定、社会才能得到均衡和谐发展,年轻人才看得到上流的机会,全体市民才会有乐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普罗大众是香港社会最大的基础,也是整个香港社会构成的基石,是牵涉面最广的成分。而有效市场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是精英阶层的主场。但在有效市场和有福民生之间,还需要有为的政府承担主体责任,积极调节干预,认清和理顺资本主义制度不变与社会矛盾改革之间的关系,将民生之所需与市场之所利相结合。
新一届政府已设立四个由司级官员带领的工作组,处理跨代贫穷、土地供应、公营房屋及地区事务四大民生问题。显而易见的是,让民有所居,才能有安居乐业、和谐发展的可能。房屋问题既是香港矛盾纠结和社会撕裂的“源点”之一,也是发展香港转型香港的关键“节点”之一。政府有为,才有民生有福,民生有福,才能让市场发展更为有效和充满潜能,三者缺一不可,而唯有将三者合一,才能充分展现“一国两制”香港实践的优越性。
中国侨联委员、安徽省政协委员、香港安徽联谊总会常务副会长
原标题:焦点评论/有为政府为民安居 有效市场为民乐业
来源:香港大公报 作者:吴志斌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