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引入红黄码,加强精准抗疫

2022-07-27 07:54

香港商报评论员 李明生

政府早前透露,正研究推出“安心出行”“红黄码”制度,其中黄码用于境外抵港人士,并将酒店检疫时间缩短;今有消息指,新措最快8月初便将实施,检疫日数倾向采取“5+2”方案。无论传闻是否属实,对此加强精准抗疫的措施,市民乐见其成,愈早落实愈好。

不少地方已重新接纳境外旅客,香港亦有放宽检疫限制之需。毕竟,作为国际都会,长期维持严格检疫要求,海外人士难免为之却步,在港派驻人员亦难无止境离乡背井,这对香港的吸引力与竞争力、以至区域枢纽中心功能构成负面影响。再者,不少地方搞“与病毒共存”,意味新冠病毒难在地球绝迹,而本港的“动态清零”政策,不是追求社区零确诊,而是设法把疫情可能带来的风险降至最低。所以,只要条件适合达到精准抗疫,在有效保障安全的大前提下,有助推动复常的“红黄码”安排应运而生。

消息指,在“5+2”、“4+3”等方案中,当局初步倾向较保守的5天酒店检疫期,经验显示已够识别绝大多数的患者。然而,“红黄码”是否滴水不漏?不必讳言,输入病毒的机会难免增加,无法百分百排除漏网之鱼出现;关键是“动态清零”重在建立保护屏障,特别是保护高风险一群。“黄码”不是向所有旅客开出绿灯,而会限制入境人士进入风险处所,例如不能到访院舍、医院之类,以及除口罩在食肆堂食等,从而将风险因子隔绝于高危领域,以提高旅客来港的自由度与意欲。“黄码屏障”的原理,跟愈筑愈高的“检测屏障”类同。现在进入学校、酒吧前须进行抗原快测,入院舍、医院探访须持阴性核酸结果,这都是针对管理高风险领域;加之结合一针接种率和三针接种率分别达到93%和67%的“疫苗屏障”,以及第五波疫情后出现“混合免疫屏障”,这些都有利于更精准、更稳妥地实行“动态清零”策略。

11月香港将举办国际投资峰会,但“红黄码”的实施不能拖到当刻。一来,社会各界的适应期无疑愈长愈好,不宜太过急就章;二来,“黄码”作为一项新措,亦要视乎实际运作情况不断完善优化;三来,本港愈早放宽通关要求,对旅游及零售行业也是好事。只要条件成熟,就无理由拖了。新一届政府上台不久,即已提出研究“红黄码”;若安心出行技术已经到位,则应加速推出,这亦是一个高效、有为、善用创科的执行型政府的应有之义。

“红黄码”风声传出以来,坊间已有充分讨论,主流意见均表支持,顾虑则见诸私隐方面。就此,当局已作澄清,譬如说明此举并没追踪功能,政府既不会亦不能用于非抗疫范围等,而电话卡实名制份属迟早之事,“红黄码”实名制仅为手段而非必须。其实,由安心出行到疫苗通行证,都曾有人提出质疑,惟事实证明是毫无必要,而相关措施亦真正有助香港抗疫工作、有助社会安全复常。总言之,“红黄码”无疑有利香港进一步精准抗疫、推动复常,包括恢复对外正常通关,以可控的风险换来最大的得益,得益者除了旅客,还包括广大市民,何乐而不为呢?

来源:香港商报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