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统筹,多策并举,助香港青年解决“四业”困难

2022-07-18 11:28

新一届特区政府上任半个月,已展现出解决香港深层次矛盾的决心,当中包括笔者素来关心的青年问题。国家主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指出:“青年兴,则香港兴;青年发展,则香港发展;青年有未来,则香港有未来。”笔者认为特区政府必须针对青年“四业”,即学业、就业、创业、置业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制订完善的发展蓝图和支援政策,协助青年向上流动。

须做好跨部门统筹工作

笔者乐见新一届政府成立了民政及青年事务局,顾名思义有一个政策局专职负责青年事务,但实际上青年事务极为广泛。举例说,协助青年就业和创业,离不开推动青年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就涉及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创新科技及工业局的工作范畴,加上职前准备和培训与教育局相关等等,可见政府需要做好统筹工作,明确安排牵头处理的官员,确保青年政策不会政出多门,导致成效大减。

特别是与内地有关部门沟通方面,笔者认为各政策局各自与内地相关部门协商,这并非好的做法,应该有专门负责的官员,这才能更有效更全面。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等地均已就大湾区发展提出了不少对接方案,若两地有关部门能够加强沟通,将能更具体、更准确地协助香港青年。其实,当中不只是金钱上的援助,更重要是资讯上、人脉上的援助,这些正是香港青年到大湾区发展时最需要的,若能准确对接,相信能更有效帮助青年实践他们的计划和理想。

除了事业发展,为了让青年发展所长,政府一直鼓励他们参与公共事务,但笔者认为目前政策成效不彰。以“青年委员自荐计划”为例,政府表示计划推出至今共收到超过8200份申请,涉及65个委员会,但名额却隻有131个,比例甚低。换言之,很可能隻有少数品学兼优、获社会贤达推荐的青年才能成功申请,但实际上政府需要聆听社会各界、不同阶层的声音,而不是只听取极少数的“精英”,就此笔者建议政府增加委员会、咨询及法定组织的委员职位,尽可能委任更多青年委员,一方面让更多青年参与其中,另一方面确保政府能够听到全面、多元的声音。

解决青年“四业”问题,协助青年向上流动,笔者认为是解决跨代贫穷的有效方法。众所周知,香港贫穷悬殊问题严重,笔者过往曾多次建议政府增拨资源,协助贫穷人口增加技能,特别是生于贫穷家庭的青年,因不少雇主不愿意聘请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员工,导致部分贫穷人口只能一直从事低技能的工作,即使一些人是大学毕业,亦会因缺乏经验而往往未能找到与其学历匹配的工作,这种情况有碍青年向上流动和发展,甚至形成恶性循环,影响他们的下一代。

增拨资源推动STEM课程

政府应及早为青年提供合适的培训,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如近年香港创科发展迅速蓬勃,加上北部都会区将重点发展创科,可谓前景无限。笔者建议政府及早培养青年对创科的兴趣,一方面全面推动科学、科技、工程、数学教育的课程;另一方面增拨资源予相关的课外活动,让青年得以发挥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如此一来便能为香港创科培育更多人才,青年亦能有所发展,抓住晋升的阶梯,对青年、对香港均能带来莫大好处。

虽然“四业”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笔者认为特区政府必须尽快做好各方支援和配套,不论是提供合适的培训,或是营造有利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均是特区政府的责任所在。笔者期望新一届政府谨守“以结果为目标”的宗旨,有系统、有效率地解决青年问题,让青年看到向上流动的曙光。

新民党副主席、立法会议员、执业大律师

原标题:议会内外/强化统筹 多策并举 助青年解决“四业”困难

来源:香港大公报  作者:容海恩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