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有未来,则香港有未来

2022-07-06 07:49

施蔷生

“一国两制”香港实践走过了25年,在回归当年出生的婴儿,现在正是风华正茂的青年人。然而,对很多在回归后成长的年轻人来说,在“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却长期缺乏对“一国两制”的系统和完整的教育。结果是一些年轻人既欠缺对“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正确理解,也缺乏对港英管治下的制度认知,部分人对所谓的“民主、自由”观念停留在一堆空洞的概念上,最后被所谓学者的歪理论所误导,走上暴力违法之路。

修例风波有一些年轻人参与其中,不只反映出香港的教育问题,亦对香港青年的形象造成重大损害。因此,为年轻一代提供关于“一国两制”的补课,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国两制”踏入历史新阶段,年轻人是香港未来的主人翁,是社会的栋梁。因此,不止学校需要有正确的社情、民情教育,我们还要鼓励年轻人走出课堂,深入到社会实践中,走向粤港澳大湾区,走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开展与内地的广泛交流。

培养青年主人翁意识

这几年,香港年轻人已对大湾区、国家“十四五”规划等国家重大战略开始熟悉,但其实国家的发展远不止此。比如上海去年宣布,基本建成“四个中心”,科创中心已形成基本框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前景远大。

香港与上海都是国际大都市,随着香港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两地将来势必有更大合作空间。最重要的是,上海不断发展,亦会不断吸纳人才,而香港青年本身在不同领域、两文三语上都具有优势。只要细心留意国家发展路向,必然可以发现机遇处处。

特区政府将与广东省、深圳市签订协议,让香港公务员到内地“挂职”交流,这其实为香港年轻人到内地交流开辟了新的途径。新成立的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可以研究制定一个“香港青年英才候选培养计划”,鼓励杰出青年到不同内地城市交流和考察。政府可以与不同大学、企业、机构合作,由对方推荐优秀的年轻人到内地的金融、科研、数字技术、社会管理、人文教育医疗等机构培训考察,并由专业机构为相关项目进行年度评估,使香港青年进一步学习不同文化的职场、学术、研究经验,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特区政府亦可以考虑将香港发展成国际化人才交流培训中心,与不同内地城市合作,让香港青年与不同地方的人才展开积极的培训交流。例如当前可在法律界、城市治理、应急管理、数字化转型(智慧城市)等领域,由大学、政府部门或专业协会领头,就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交流等方面进行精准合作。

另外,特区政府亦不应忽视慈善公益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在“后疫情”时期,香港与内地不时有慈善机构举办一些线上线下的公益论坛,这类联系涵盖大湾区以至长三角城市群的交流,是不容轻视的连接渠道。通过这类合作交流,香港年轻人不只有更多方法认识到国情,而且也能投身到慈善公益的传承与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否认香港存在土地住房、青年向上流动等深层次矛盾,限制了部分年轻人的发展,一度有一些人选择以非法、暴力的方式宣泄精神压力。因此,帮助年轻人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为他们创造更多机会,也是为了避免社会动乱事件再次发生。

以“感化教化”引导青年

对于正在成长期以及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年轻人,我们需要从学校、家庭、社会多管齐下。年轻人的成长阶段有一段时间处于“判逆期”,所以对他们要因势利导,不能一味采用命令式的做法,尽量以感化、教化的途径来引导他们。在学校里,要适当培养他们融入社会的能力,参与一定时间的职业教育培训,乃至创新创业培训,而且还需要因人而异,让不同个性、不同背景、不同特长的年轻人,在各自合适的环境中、各自的社会职场实习中,予以合适温度加快“孵化”。

另一方面,特区政府亦可以研究在学校设派驻心理咨询人员,让这些对前途感到茫然或悲观的年轻人得到必要的心理疏导;同时亦要动员社会力量运用专业知识、社会公益的方式,来引导香港年轻人追求更美好的未来。

对年轻人的正确教育和培养,我们既要有紧迫感,又必须有耐心,我们可以宽容、包容他们成长期间的一些失误或一时冲动,但也必须对那些犯下严重错误的年轻人做感化、教化等一系列有耐心的长期思想工作,将他们重新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令香港的未来得以保持经济和社会的活力。

原文刊于施蔷生微信公众号

来源:大公报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