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为经济发达的国际都会,房屋、安老、扶贫、医疗、青年发展等与市民利益息息相关的深层次问题却长期未能有效解决, 对香港稳健发展、社会和谐造成影响。习近平主席七一重要讲话明确要求,“切实排解民生忧难”,给新一届特区政府设定了重要的具体施政方向,指引特区政府需要拿出以结果为目标的行动全力解决和落实。中央和香港社会都热切期待,新一届特区政府务实有为、不负人民,把全社会特别是普通市民的期盼作为施政的最大追求,集合爱国爱港、德才兼备的各方面人才,凝聚各方智慧力量,着力提高治理水平,有效解决管治难点痛点,真正做到以民为本、急民所急、为民解困,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切实排解民生忧难”,是香港由治及兴的应有之义。习近平主席一直心系香港民生,“我的心和中央政府的心始终同香港同胞在一起”当然就包括对民生福祉的关切。在重要讲话中,习近平主席指出,当前,香港最大的民心,就是盼望生活变得更好,盼望房子住得更宽敞一些、创业的机会更多一些、孩子的教育更好一些、年纪大了得到的照顾更好一些。这是对香港市民的期待的实在描述。
大力改善民生,让市民过上好日子,是特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切实排解民生忧难”。这“忧难”二字,一方面广泛概括了香港市民的各种所思所想所求,对能否通过辛勤工作改变自己和家人生活心存疑忧;另一方面,准确点出香港改善民生面临着不容低估的具体困难和挑战。
香港土地供应不足、楼价高企、公营房屋滞后,导致劏房处处;社会分配长期没有与时俱进优化,令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经济结构单一,造成年轻人向上流动乏力;人口老化、投放资源滞后,安老、医疗服务供求失衡矛盾日趋尖锐。过去受泛政治化的干扰,这一系列长期困扰香港的深层次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而且持续累积,令香港社会怨气高涨,成为引发社会不安、阻碍发展的重大负面因素。如今香港重回发展正轨,进入由治及兴的新阶段,社会各界集中精力谋发展,为解决这些深层次问题提供必要环境和基础,也令广大普通市民重燃改善民生的希望。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要“切实排解民生忧难”,达到习近平主席的要求,回应市民改善民生的迫切诉求,新一届特区政府就要把准社会脉搏,把达到市民期望的结果作为施政目标,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去寻求解决问题。行政长官李家超已明确宣布,政府施政会以民为本,关心民心所盼,以结果为目标,在土地房屋、医疗、安老护幼、青年发展等方面迎难而上,解决问题,为市民解困。
有了改善民生的具体目标和坚定决心,接下来的关键就是迅速行动、早日见到成果,这就更需要着力提高治理水平,采取施政新思维、新办法,打破常规,破难而进,包括全面提速、提量、提效,增加多元土地房屋供应,增加青年创业、向上流动空间,并且通过社会分配的创新,让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市民。而为实现革故鼎新,习近平主席作出明确指引,“要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选贤任能,广泛吸纳爱国爱港立场坚定、管治能力突出、热心服务公众的优秀人才进入政府。”
以往特区政府的施政思维长期以“程序”为主导,工作讲究按部就班,应对新挑战往往慢半拍,如今破解深层次矛盾、改善民生不能再等,要实现新突破,必须进一步革故鼎新、优化治理能力,需要物色更多坚定爱国爱港、了解社情民意、掌握行业专业趋向、熟悉内地兼具国际视野的各界有识有能人士,加入特区政府、公共机构,贡献新创意、新思维,打破仅按规条办事的文化,改变“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心态和作风,推动特区政府最大限度把握民心,坚定共同追求。香港社会期待并且相信,特区管治团队会积极行动起来,更科学理性、更务实肯干,执行政策时能更高效到位,以施政的实际成效积极回应市民的关切,不辜负习近平主席的嘱托,不辜负中央的厚望,不辜负广大香港市民的期盼。
原标题:文汇社评|聚合人才创新突破 切实排解民生忧难
来源:香港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