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克勤 立法会议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政府施政必须上行下达,透过各政策局去制订政策,再由辖下部门执行。施政成效很视乎政府架构设置是否合理,能否保证政策执行到位。今次政府架构重组方案有很多亮点,其中一大亮点是现届政府于任期完结前完成架构重组,令新一届政府上任后能马上开展工作,落实“以结果为目标”的政纲,提升施政效能,为市民谋实惠、谋福祉。
改组架构回应社会诉求
多年来民建联都建议改组部分政策局。从我们过去与政府接触的经验得知,部分政策局的组成未能充分发挥施政效率,令施政效果打折扣。例如我们一直建议开设文化局,可惜遭到揽炒派政客疯狂“拉布”而未能通过。事实证明,当初不能成功改组架构,无可避免会影响施政效果。最讽刺的是,揽炒派政客竟然叫嚷“香港文化政策落伍”,这就是反对派捣乱、全港市民买单的典型例子。
为什么政府架构对于施政有重大影响?因为跨部门合作落实政策,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跨局合作就更不用说。就算真的能够跨局合作,根据笔者的经验,落实政策的效果往往比不上由同一政策局一手负责来得顺利、效果更好。因此,最理想的做法是尽量避免跨局,因此就要尽量把同类型部门归纳到同一政策局之下。这是架构改组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政府施政要与时俱进。市民的诉求不断改变,政府要推出新政策及时回应。例如去年港队在东京奥运表现出色、成绩彪炳,体育政策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新一届政府将开设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就是相当合理的举动。此举可以向公众显示政府重视本地体育发展,也可以让政府内部更加清楚施政方针,合理调配资源,运用到需要重点处理的问题。
另一个例子就是运输及房屋局将会拆局,在新架构下房屋政策由房屋局专门负责,显示新一届政府更加重视解决房屋问题。房屋问题是本港最主要的深层次矛盾之一,多年来未有明显改善,要真正做到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提出的“告别㓥房,‘笼屋’”,绝对不容易。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深深明白其中的困难。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设立专责房屋局,集中力量和资源,专心一意办好增建房屋这件实实在在惠民利港的事,房屋局责任重大,公众对房屋局寄予厚望,希望房屋局能够做出成绩,有效缓解香港的房屋问题,做到“用行动争取信任、用结果收窄分歧”。
做出成绩为民谋福祉
避免架构臃肿、提升施政效率,亦是架构改组的重要考虑。例如,政府解释为何不成立卫生及福利局,原因在于两个政策范畴占政府总经常开支近四成,规模过于庞大,社福界对合并卫生福利亦有保留,所以改设为医务卫生局。政府同样以合并后过于庞大为由,不合并房屋局和发展局,属意继续以土地供应督导委员会主席即财政司司长强化两局之间的统筹合作。
为了加强各部门的统筹合作,确保施政更精准到位,重组架构后增设三位副司长,例如财政司就增设副司长,专门负责开发土地、增加房屋供应的统筹协调,在解决房屋问题早日见到成果。期望新一届政府在新架构下组建一个团结、高效、务实的管治团队,积极互补,创造协同效益,增强管治团队力量,有更大管治能力为市民办更多实事好事。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