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行政立法关系,同为香港市民谋幸福

2022-05-18 09:50

陈克勤 立法会议员

妥善处理行政立法关系,是香港实现良政善治的重要课题。香港有各色各样的政治团体,但行政长官的团队不是执政党,原本有政党背景的问责官员加入政府前,要辞去在政党的职位。这种制度设计,可以让政府施政保持理性务实。但在具体运作上,香港一直没有建立起一个稳固的行政立法沟通合作机制。新一届政府要高度重视政府与立法会、各政党的沟通合作,建立良性互动的新型行政立法关系,让立法会和政党可以在政府制定政策的前期能合理参与,及时准确向政府反映民意,做到在行政主导下,政府和立法会互相配合、互补不足,切实为市民解决问题,更好地造福市民。

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曾强调,立法会是行政主导体制下的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是相互制衡、相互配合,而且重在配合。在确立了“爱国者治港”原则的新选制下,立法会要回归初心,实事求是,全力为协助政府改善施政而努力。

政府和立法会目标一致

事实上,完成了完善选举制度的三场重要选举,包括本届立法会议员在内的治港者都是爱国者。每一位立法会议员都希望国家好、香港好。政府和立法会目标一致,立法会乐意配合政府,目前的重点在于如何落实行政立法“相互制衡、相互配合、重在配合”的关系。民建联积极探索,期望与政府建立起恒常的沟通机制。虽然行政长官和政府官员都会出席立法会会议,但毕竟会议时间十分有限,议员希望争取更多机会与官员交流。恒常沟通机制不在原本的制度框架之内,要靠政府和议员努力争取建立。

恒常沟通机制有两大好处:一,议员可以有更多机会向政府反映民间声音。议员办事处经常接获市民的不同意见,当中有些意见很值得直接向官员反映,但有时意见的内容比较复杂,或涉及敏感个人资料,未必适宜以书信方式或在议会公开反映,议会外的直接沟通是比较好的办法。二,有时议员需要深入了解为何某些建议不获采纳,或有些技术性的问题解释起来很费时,不适宜于议会详细讨论,这时议会外的直接沟通也是比较好的办法。

总而言之,若要议员配合政府施政,政府有必要让议员清楚明白政府推出政策、计划的初衷,让议员了解问题的复杂性、面对的挑战,并且在制定政策时及早谘询政党或相关持份者,让民意早日在政策酝酿时已被知悉和吸纳,这样政策推进落实才能事半功倍。

官员应多落区与市民互动

随着香港实现由乱到治,社会恢复法治稳定,日后行政长官和问责官员应该多落区,与市民互动,亲身了解香港存在的各种问题。中联办官员曾多次落区视察,特区政府官员多落区更是责无旁贷。只要官员愿意落区,包括地区直选在内的立法会议员一定全力配合,务求令每次落区都可以让官员看到问题的真实情况,为解决问题带来启发。

官员落区并不是随便走走的政治表演,亦不能只是纯粹看问题,有时问题的答案就在民间。官员长期坐在冷气房看文件,难以获取解决问题的新思维。多聆听市民的意见和感受,多设身处地看问题,很可能会得出不一样的想法。官员落区有助提升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两种能力都是实现良政善治的硬功夫,若疏于深入民间的锻炼,思维容易僵化,就会影响施政效果。

期望新一届政府在新时代下展现施政担当、务实、惠民的新作风,与立法会精诚合作,构建新型行政立法关系,共同为市民谋幸福。

来源:文汇报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