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委员会昨公布截至3 月底最新公屋轮候时间:一般申请者平均轮候时间攀升至6.1年,长者一人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为4.1 年,两项轮候时间都创下23 年新高! 住屋困局是香港最令人揪心、大家都同意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 李家超竞选特首时表明,有关问题已蹉跎了二十多年,过往有很多大辩论,现在已到了执行的时候。 希望下一届政府在他的领导下,坐言起行,攻坚克难,在住屋问题上取得突破,让仍然轮候公屋的基层市民看到“上楼”的希望,让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不再是纸上空言。
去年12月,运输及房屋局发表《长远房屋策略2021 周年进度报告》,估算居于不适切居所的住户数目逾12 万户,当中逾9 万户居于“㓥房”,占超过七成,这些数字无疑是触目惊心的。 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第五波疫情对经济民生造成沉重打击,有理由相信会有更多基层市民被迫“降档”入住“㓥房”,过着不舒适、不体面的生活。 如何帮助他们解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是从政者不能回避的课题。
自回归以来,针对公屋供应短缺的问题,历届政府都曾提出过针对性政策和措施,但执行时遇到不少阻碍,例如首任特首董建华的“八万五建屋计划”便因亚洲金融风暴而放弃; 近年行政、立法关系紧张,议会拉布乱象频生,无休止的内耗导致许多有利民生的政策无法推行,也加剧了住屋困局。 幸而随着香港国安法和新选举制度顺利实施,反中乱港者出局,政治民粹主义消退,行政立法均能够以香港整体发展和市民切身利益为依归,这为特区政府解决房屋问题创造了积极条件。
事实上,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香港市民,都一再向特区政府“出卷”——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去年7 月明言,期望大家揪心的住房问题得到极大改善,告别㓥房、“笼屋”; 而李家超早前落区接触市民时,市民向他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住屋贵”、“上楼难”。 可以说,解决住屋问题就是最大的民意,也是特区政府必须完成的必答题。
李家超竞选时提出四大纲领,其中就有“土地房屋提速提效提量”,包括提出“公屋提前上楼计划”,容许市民选择提早入住已建成一至两幢、但未有充分配套的屋邨,争取缩短公屋轮候时间一年; 提出加强统筹,成立“公营房屋项目行动工作组”,审视及研究公屋提前上楼计划,亦会设立“土地房屋供应统筹组”,审视生地变熟地的流程; 发展北部都会区、明日大屿,以及适当引用《收回土地条例》,增加土地供应等等。 这证明他高度重视土地房屋问题,也有自己的思考和解题思路。
李家超在特首选举中以1416 票高票当选,正如中联办主任骆惠宁所言,这是市民意愿的集中体现,寄托了社会大众对他的期盼。 未来5年,希望李家超和问责团队展现魄力,雷厉风行地将竞选政纲转化为具体政策,以结果为目标,切切实实让基层市民看到“上楼”的希望。
香港商报评论员 林松年
来源:香港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