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思考/三大板斧加快土地房屋供应
香港人相当“忍得”,但长期“住得细、住得贵、住得逼”,耐性都会被磨蚀。发展局在今年建议修改发展相关的法定程序,以加快房屋供应。然而最近有关房屋的统计数字,都显示问题相当棘手——公屋申请平均轮候时间突破六年大关,而私楼动工量仍然缓慢,2月仅录得一个私人住宅项目动工。除了精简程序,政府还可以尝试什么方法?
要扩展居住空间,应审视“绿化地带”作其他用途的可行性。“绿化地带”占地超过1.6万公顷,是住宅用地的两倍有余,若计及郊野公园,面积更达到4.4万公顷,共占本港七成用地。部分“绿化地带”由于环境转变,已不再是城市及郊野的缓冲带。政府不妨挑选位处城市发展边沿、并具备交通承载能力的“绿化地带”,将其改划作住宅等用途。
为缩短建筑时间,公营房屋可以更广泛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组装合成”指在厂房生产楼宇组件,再运送至工地,然后装嵌成为建筑物,宛如“砌积木”一样,减低兴建难度及需时,已于新加坡、伦敦、纽约等多地应用。在香港,房协早前表示试行全面采用有关技术,可将上盖建筑工程需时缩短10%至15%。
但香港要大幅应用“组装合成”的难度不容小觑。本地没有预制组件工厂,因此大部分组件需要由内地运送抵港。由于组件多为一个个的楼宇单位,体积庞大,而本港道路狭窄,运输过程极具挑战性。建造商有时更需要申请运载特阔货物许可证,并提交交通影响评估报告。另外,业界亦面对专业人才及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政策配合,才能够实现“组装合成”的效益。
正如成绩表有助老师掌握学生的学习表现,政府部门亦需要绩效指标来衡量政策成效。目前部门一般只有服务承诺,尚未设立有关土地房屋供应的量化指标。就此,规划署可定时检讨有潜力改划为住宅发展的用地,并定下成功改划用地或单位的目标;地政总署负责审批涉及修改地契的住宅项目,指标可以根据成功审批的用地面积或单位而定。虽然绩效指标对政府可谓前所未有,但能够清楚展现部门在觅地建屋的效率及努力,会是回应社会殷切期望的重要之举。
作者分别为团结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团结香港基金研究员
来源:香港大公报 作者:叶文祺、许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