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7 星期一 06:57:09

广播海外 发扬光大

发布时间:2022-04-26 16:02

将天风一脉发扬光大的,当属天风七子中最年轻的赵少昂。

16岁时,赵少昂拜入高奇峰门下,22岁即执教于佛山市立美术学校。 在后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其展览在海内外各大城市遍地开花,把岭南画派推向崭新的阶段,声播海外。

“我之为我,自有我在”,这是赵少昂最常用的闲章。 天风七子师承高奇峰,融贯中西;又有所延展,师古造化,各自展现自己的特色。 尤其在草虫方面的画法,徐悲鸿曾誉之“今古一人”。 赵少昂的学生遍及港澳台和东南亚。 在他众多门生中,出生于广东西南的欧豪年与之一脉相承,并独具风貌。 1952年,欧豪年拜入师门,后在台北定居,将岭南画派的灵根播植于海峡对岸。

从高氏到赵氏欧氏,勾勒出天风一脉的百年传承路径,也见证了20世纪岭南画坛的风云变幻。 在世界的另一端,走出国门的张坤仪亦终身致力于推广岭南画作,将天风一脉的艺术理念广泽北美和欧陆。 此外,她还通过演讲等行动,鼓舞海外的华侨青年和女性投身报效祖国的行列。

由广东省博物馆编撰的《中国近代画派画集:岭南画派》中有评述:赵少昂开设的“岭南艺苑”,以及黄少强开设的“止庐画塾”,这两个兼具美术学校与私塾性质的机构是培养岭南画派第三代传人最主要的场所。

当高剑父门人继续深耕岭南的美术实践、研究,在内地影响力大增,流向海外的天风后人则生长出另一脉根系。 广州美术学院院长、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李劲堃认为,以赵少昂等为代表的高奇峰“天风”传人,久居港澳台及海外,他们的实践与探索对岭南画派的艺术和理念传播,丰富了世界对中国画的了解,不断提升岭南艺术乃至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力。

41660 (1)

黄少强《啼饥》


  • 41660

  • 上世纪八十年代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杨善深四大家合作的 《美蔬佳果》

41516 (1)

高奇峰《猛虎图》

41481

《十分春色图》

41560

弟子们合绘于1941年的《高奇峰像》(藏于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