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雕是潮菜烹饪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要小看这把小刀,它可以雕出一幅精美绝伦的画。”铃声敲响,汕头技师学院食雕课坐满了身穿厨师服的学生,汕头市工艺美术协会理事、汕头市技师学院特聘教师林若龙一手拿着一截胡萝卜段,一手握着食雕刀具,向全班学生示范着潮菜食雕的要领,不到10分钟,一截普通的胡萝卜段就摇身一变成了一栋别致的古韵亭台。趁着学生练习的间隙,林若龙独自雕雕画画,不久,一幅囊括圆月、亭台、祥云和山脉的立体中秋赏月图就出炉了,引得学生纷纷围观拍照。
这是潮菜传承路上的寻常一幕。当下,潮菜烹饪技艺在时代发展中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浓厚的传承氛围促使新一代的潮菜师傅“遍地开花”,潮菜烹饪技艺在潮汕地区乃至国内外得到蓬勃发展,其中,就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潮菜食雕达人,为潮菜传承队伍添砖加瓦、创新开路。
以汕头技师学院为例,自2010年起,汕头技师学院面向烹饪系所有专业的学生开设潮菜食品雕刻课程,这门兼具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创作课堂深受学生喜爱。近年来,该校除了培育新苗外,也强化师资力量、大力推动教学创新。2014年至今,该校烹饪系累计引进了6位国家级、省级大师和高技能人才,极大改善了教师队伍架构。
其中,汕头技师学院烹饪系副主任陈文修就是学校中称得上是“师爷级”的人物——自1981年踏入潮菜烹饪行业以来,陈文修一直奋斗在教学一线,他也曾是林若龙学生时期的老师。自2018年达到退休年龄后,“退而不休”的陈文修又继续埋头于教学人才培养工作,通过推动教师技能培训、加强校企合作、进行餐饮市场调研等适时更新教学内容,促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成果相互融合,着力推动潮菜食雕技艺的传承创新。如今,从陈文修到林若龙再到陆续前来报到的“00后”新面孔,汕头技师学院已形成一条完整的“老中青”的潮菜食雕技艺传承链条。
“潮菜食雕,是一道精致潮菜的黄金配角和重要门面,经常出现在招待重要来宾的正式宴会中,让潮菜‘先声夺人’,成为潮菜文化对外展示的亮眼名片。”陈文修表示,食雕浓缩着中华文化和潮菜文化的精华,这是他一直致力于推动食雕技艺传承的原生动力。
《大潮汕》中的潮汕特 色建筑物。受访者供图
《大潮汕》中的潮州湘子桥。受访者供图
文/图 蚁璐雅 林文惠
星岛日报海外版 羊城晚报社 联合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