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菜三大菜系广府菜、潮汕菜和传统客家菜享誉大江南北,而作为客家菜系分支的东江菜在知名度、普及度等方面却始终不尽人意。
有分析认为,东江菜就地取材的特点鲜明,走出了惠州本地就很容易失去菜品本身的独特味道。 但在曾俊义看来,东江菜的传承与发展瓶颈,更多是因为缺乏标准化体系建设。
“惠州要进一步提升东江菜的品牌影响力,需要推动东江菜传统工艺标准化专业化建设。” 曾俊义表示,加强惠州东江菜规范化标准体系建设,要增强菜品标准的集成性。 具体到行动上,需要结合县区饮食文化资源,从食材、工艺、菜品等方面进行研究,制定粤菜食材标准和菜品标准,系统梳理菜谱、汤谱、点心谱等。
如今,随着粤菜师傅工程的高品质推进,东江菜的“出圈”困局正迎来转机。 近年来,惠州依托惠州市东江菜饮食文化研发中心,已经完成了针对东江菜菜谱及传统工艺的挖掘梳理,东江菜专项职业能力和职业培训也在有序推进中。 如何在推动东江菜标准化体系建设过程中,突出不同地区菜品独特的文化内涵? 曾俊义表示,各地的特色菜品是一方独特文化习俗的传承载体,其内在的文化要素对菜系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以大亚湾东升岛渔村为例,当地有一道名为“龙王宴”的菜品因独具地域特色闻名遐迩。 在当地大王爷节、渔家婚俗等重大节日宴席中,'龙王宴'是一道必不可少的菜品。” 曾俊义介绍,东升岛渔民民风淳朴,世代以打鱼为生,饮食以海产品为主。 随着人口迁移流动,岛上的本土渔民与大亚湾的客家人相邻,在日常交往过程中,饮食习俗上相互影响,形成了以海鲜为主食材,融入东江客家菜烹调方法的独有饮食特色。
“‘龙王宴’整合了各种食材、佐料,即将本地上好的鲍鱼、龙虾、海蟹等鲜美食材,以“大杂烩”的形式烹饪,体现了东升岛的渔家风情。” 曾俊义表示,美味佳食背后的丰富内涵和历史典故,让食客在享用美食的同时得到文化精神层面的满足,一试难忘。
据介绍,早在去年5月,为了挖掘东升岛饮食文化的历史渊源,推动传统饮食技艺传承发展,惠州城市职业学院依托惠州市东江菜饮食文化研发中心,对东升岛进行深入考察、走访调研,并结合东升岛的地理条件、食材资源和文化传承,专门制定了适合东升岛渔民学习,适应东升岛餐饮发展的专项技能培训方案。 同时,根据东升岛特色研发创新菜品,针对当地传统菜品进行品质提升。
东升岛名菜"龙王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