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思考/解决房屋土地问题要“以结果为目标

2022-04-25 09:23 来源: 香港大公报

 房屋土地问题是长期困扰香港的深层次问题之一,行政长官选举候选人李家超在竞选宣言中亦表达了对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决心。房屋土地问题是一个系统性问题,表面上是供应不足,实质是管治策略、社会政策等系统性问题。要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另一方面必须要有解决的具体方法、时间和路径,以“结果为目标”,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

决心勇气策略缺一不可

香港的房屋问题,既有“住不起”的问题,也有“住得细”和“无得住”的问题。从“住不起”来看,如今香港一个三数百呎的一房单位,动辄六、七百万起步,普通中产都难以负担,更别说是年轻人或基层了;“无得住”,则是针对那些基层草根市民,他们要么置身于居住环境恶劣的“㓥房”,要么指望能住上公屋或资助房屋,但如今公屋轮候时间最少要六年时间,由青年等到中年、由中年等到老年都等不到,情况很普遍。

如果说上述两个问题还是个别阶层的问题,那么“住得细”,则是全港性普遍现象。根据一项统计,如今香港人的平均居住面积为170平方呎,比深圳的300平方呎、新加坡的270平方呎、东京的210平方呎还小。具体来说,2018至2022年落成的私人住宅的平均单位面积预计为681平方呎,比前10年的833平方呎小近两成。如今香港的人口密度已经高达每平方公里27400人,与印度孟买相若。这与香港的经济发展成就,是极不相称的。

要让香港社会更有幸福感,要让港人更有获得感,任何负责任的政府都必须下大决心去解决这些问题。现届政府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果,但问题仍然严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去年在施政报告中说得好,要较彻底地解决香港市民“住”的问题,需要的不是因时制宜的短期“招数”,而是持之以恒供应土地的决心;需要的是不会因经济短期波动或物业价格升跌而动摇政策的勇气。

因此,坚定决心、长远政策、不动摇的勇气,可以说是从政府层面解决房屋土地问题的三大要素。在现届政府努力的基础上,新一届政府一方面要继续好的政策,另一方面也需要有所突破。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首先,明确目标,优化政府资源和团队。目前房屋土地等相关政策,分别由发展局、运房局等部门负责,跨部门合作的默契对于政策效果至为重要。并不是说这些政策局没有努力,而在于努力方向是否正确,应否更有针对性。例如,各部门需要就觅地建屋制定中短期目标,更需要做好政策统筹与协调,让土地供应速度和建屋目标保持相应的平衡。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时就中短期目标进行评估,如进展缓慢,需要及时检视问题。看不到预期的结果,就需要果断调整。

其次,加强落实,简化行政程序和时间。有所谓“程序即正义”,这在某种程度上没错,但往往是只见一木、不见森林。没有结果的程序,正义是难以得到彰显的。从香港情况来看,繁琐的土地开发程序是拖慢土地供应速度的主要因素,但拆迁、安置、补偿、补地价等不可控因素,随时可能争拗多年,对土地供应速度的影响亦不能轻视。正如社会许多智库及政党指出,政府要精简流程,加快审批效率。

这方面不能只讲概念,而必须要有明确的量化指标。去年底,发展局与辖下规划署、地政总署和屋宇署,积极研究理顺审批发展项目的安排和流程,并已落实涉及七个课题的多项精简措施,涵盖建筑物高度限制、绿化上盖面积要求、园境要求、可持续建筑设计指引内楼宇间距和楼宇后移的要求、地契内“设计及布局条款”的应用,以及非建筑用地的限制。这是很积极的努力,应予以肯定,但坦率地讲这还不够。要以目标为本,要有明确的评价优化体系;例如要创新涉及安置、补偿、补地价等问题的具体措施并尽快推出,令政府与持份者可高效达成共识,化解争拗。

集思广益强化土地供应

第三,多管齐下,强化土地供应政策。唯有既快又多的增加土地供应,才有可能满足土地需求而同时抑制过高的楼价。因此,任何有助于觅地建屋的方法,都要积极考虑。本届政府同时推出了北部都会区和明日大屿的发展概念,这两项规划某种程度契合了香港解决问题的需要,尽管面临种种因素制约,但只要方向正确,就应当全力以赴,坚定不移地落实。除此之外,还应务必加快推进其他所有土地发展计划,包括新发展区、土地改划、铁路上盖,以及市区重建,鼓励私人参与兴建资助房屋、土地共享先导计划等等,尽一切可能增加土地房屋供应。行政长官早前表示,香港参与建设大湾区需要“四新四通”。当中的空间拓新、观念更新、政策创新、机制革新亦是解决土地房屋等深层次矛盾和建设宜居城市所必须的精神。

李家超在竞选宣言中表示,如果他成功当选,新一届政府会在“爱国者治港”原则下,积极与社会各界和市民互动,制定解决各种问题的政策措施,让市民真正得到实惠,分享发展红利。从过去一段时间以来的竞选活动,市民完全可以对下届政府解决房屋土地问题充满信心。

作者:李继亭  资深评论员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