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防疫矛盾费周章 专注振兴经济

2022-04-23 08:06

近月来,中国多地疫情再起,广东、吉林、陕西多点爆发,尤其深圳、上海等重要经济中心“封城”措施令经济受创,加之地缘政治所带来的风险夹击,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渐重。中国日前祭出放水等救经济措施,期望能稳定市场增强信心,振兴经济。

俄乌冲突爆发,地缘危机引爆能源危机推高全球通胀,打乱全球供应链,中国也被裹挟其中。对内亦是挑战重重,多地爆疫频仍,包括科技重镇深圳和经济龙头上海先后要大规模封城,而实施封城的城市经济实力约占中国GDP两成分额,不但令经济活动被逼中断,也使供应链断裂。最令人担忧的是疫情溢出效应,一旦扩散到长三角而须封城,对内地出口以至全国经济增长会造成极大打击。至四月中,野村控股的经济学家就表示,中国经济衰退的风险正在上升,估计四十五个城市的约三点七三亿人,处于完全或部分封控之中。

疫情持续扩散,工业生产和服务业活动大受影响,三月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均跌至百分之五十,即俗称所谓荣枯线之下,中小型生产企业指数亦低于荣枯线,生产和新定单都正在下滑。小微企虽然规模小,却雇用了约八成劳动力,若其业务收缩或资金链断裂,后果堪虞。为此,中国总理李克强在不到一周时间内,就经济成长风险发出三次警告,表明在广泛的防疫封控影响生产和支出之际,对前景的担忧加剧。

多重考量下,中国央行日前宣布,透过全面降准释放长期资金多达五千三百亿元人民币,且向符合特定条件的城商行及农商行额外降准。据统计,自疫情出现的二○二○年以来,央行已先后六次降准,从类型来看,四次为全面降准,两次为定向降准。

降准的直接作用,就是给银行业金融机构“解锁”释放低成本长期资金,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从而降低贷款利率,为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减负”。与此同时,在今夏有破纪录一千零七十六万高校生毕业的背景下,银行放水,可降低小微企融资成本,以免资金链断裂,让其渡过难关,可继续营运下去,不会倒闭裁员,从而达到稳增长稳就业目的。

中国近年来对企业的纾困帮扶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新冠疫情发生后,“纾困”一词几乎出现在每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今年以来,包括约一点五万亿元人民币增值税留抵退税“红包”在内的总规模二点五万亿元新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开启了中国为企业纾困的新一轮“红利期”。都是为了通过救活企业来保住市场主体,保障就业民生,保持经济社会稳定运行。

为了应对疫情的影响,近四年持续压制的房地产市场也出现松动的迹象。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今年以来,已经累积有超过七十个城市发布了稳楼市新政。苏州、南京等热点城市也加入了政策松绑的大军。

今年两会,中国将今年的经济成长目标定为百分之五点五,在疫情及外部冲突的情况下,要实现这个目标,压力不可谓不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