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抗疫“大考”仍未答完

2022-04-21 11:39 来源: 香港商报

今日起,本港开始逐步放宽社交距离限制,香港抗击第五波疫情开始奏响尾声。

另一方面,上海自3月以来抗击新冠疫情规模反弹呈现艰苦局面。香港社会一些人引以为证据,来为香港特区政府开始“退出抗疫”辩护。

以上海为例子证明香港正确是不成立的。

汲取上海疫情教训

首先,两个城市的疫情不可同日而语。香港每日新增确诊病例降至1000例以下,但仍属高水平,何况,特区政府不敢保证公布的数字是完整的。香港的数字一部分来自居民自行快测向政府申报,申报未必全面。相反,上海每天公布的数字来自全民强检,是完整的。上海最高日增新冠确诊人数,显著低于香港第五波疫情峰值。香港第五波疫情高峰时日增7万多例,累计已超过100万例,死于新冠的已超过8800人。上海望尘莫及。

其次,上海疫情恶化,正是香港必须汲取的教训。上海之所以封控已近一个月,因为没有一开始就坚决实施全域封控。香港令人担忧的是,第五波疫情远未达到社会面基本清零,却放开社交距离限制。

大批香港居民等不及放宽社交距离措施,在4月15日至18日复活节长假期,涌向海边,登上山丘。赴长洲的渡轮,往大澳的巴士,皆出现长长的人龙。大型商场,人头簇拥。食肆餐馆,座无虚席。放松抗疫,引发“报复式消费”!

“报复式消费”,体现在预订餐馆晚市堂食上。不少餐厅预订已排到5月8日母亲节。

“报复式消费”恐导致疫情回升

“报复式消费”,表现为健身中心、美容院、室内体育馆等场所的预订上。有美容院周末预约已排期至7月;健体业界预约已排期至5月。全香港63个室内体育馆今日恢复开放,4月16日接受预订,纷纷告满。

“报复式消费”可能导致第五波疫情“报复式”回升。即使按专家最严重的估计香港已有约500万人感染新冠,仍有200万至300万香港居民尚未染疫。社会面未达至清零,“报复式消费”形成人群密集接触,加剧隐形传播链扩散。

不少人问:美西方选择“与新冠共存”,中国坚守“动态清零”行得通吗?

首先,必须理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世纪疫情”的涵义。“叠加”,不是二者从外部相遇,而是疫情渗透百年变局。有人或许反诘:这是阴谋论。我国老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是经验之谈。美国在本国和全世界许多国家搞了数百个生物或病毒实验室,作何用?切莫忘美国把我国当作其最主要对手。

在人类成功研制并普及使用成熟的新冠疫苗和有效的新冠特效药(包括应对新冠病毒不断产生的变异病毒株)之前,中国必须坚持“动态清零”。其他国家不做或者心有余力不足,是其他国家的内政。

成熟的新冠疫苗,是指能够预防感染新冠病毒。没有感染也就没有传播。成熟的新冠特效药,是指能够治愈新冠病毒引起的疾病而不留后遗症。现实是,所有新冠疫苗皆不能防止感染和传播新冠病毒,只能减轻病症和减少死亡;有一定比例的新冠患者被治愈后,留下了后遗症。

香港大学医学院内科学系临床教授孔繁毅4月16日称,在玛丽医院覆诊的逾3000名新冠康复者当中,少于3%的人出现“长新冠”,除了“脑雾”和抑郁等症状,有人头痛至气促、影响工作。有新冠长者病愈后,吞咽困难。一般较难根治。

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指出,“长新冠”是指感染新冠病毒治愈后出现的后遗症,患者或出现“脑雾”、肌肉疼痛、疲倦、气促、咳嗽、抑郁等症状,通常在染疫后3个月内出现,并持续至少两个月,且不能透过其他诊断解释。

香港新冠患者治愈后出现“长新冠”的比例不足3%,低于世卫组织所估算的全球新冠康复者出现“长新冠”的比例约一至两成。我猜测,可能与香港特区政府在抗疫上折中相关。香港既不完全“躺平”也不执行“动态清零”。问题是,既不能有效控制疫情,也不能与内地和美西方恢复通关。从而,疫情会回升,刚点燃经济活跃之火将再次熄灭。(作者:周八骏)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