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郑月娥宣布不寻求角逐连任。资料图片
星岛报道,在政务司司长李家超将会参选行政长官的消息曝光后,特首林郑月娥终于宣布不寻求角逐连任。这位从事公职四十馀年的女特首,上任之初即刻意与民主派建立良好关係,锐意成为“全民特首”,对她抱有大期望的一位内地官员,亦曾私下称许她会成为回归以来最好的特首。可惜,一场修例风波,林郑与民主派“反转猪肚”,无止境的“黑暴”将香港推入深渊,最终逼使中央出手平暴,香港亦迎来“二次回归”,政治上出现天翻地覆变化。
儘管出现二○一九年的政治风暴,但林郑一度对于自己连任仍颇有信心,在第五波疫情之前,颇多政商界人士亦估计林郑可以连任;政界中唯有一名张姓铁竿梁粉,两年前开始,就一直“批死”林郑零机会。任内经历了“黑暴”和疫情两大危机,究竟如何评价林郑的管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田飞龙,在林郑辞职后就在联合出版集团旗下《橙新闻》撰文,对林郑“盖棺定论”,或多或少反映了内地学者的观点。
田飞龙认为,林郑“具有香港精英公务员对本地事务的精英化理解及其判断执行的行政习惯,但并不擅于从国家战略视野看问题,也不擅于从群众路綫获得施政资源与力量,这种结构性限度妨碍了她对香港政治社会危机的敏感性及行动能力;她有推行‘大和解政治’的意愿和尝试,希望成为‘全民特首’,希望超越党派和立场推进香港诸项政策和事业的进步,但对政治斗争的尖锐性和风险性评估应对不足,关键时刻又会优柔寡断,错失管治良机;她在大的制度忠诚面基本能够经受严峻挑战,无论是修例风波的极端政治衝击,还是《香港国安法》与新选举法的国家立法,都能够在原则上不退缩和弃守,与中央共进退,这或许主要源于其长期的公务员‘执行伦理’,在清晰的上层决策下可以执行,但很难独立决策和承担;在香港及其自身遭受西方非法长臂制裁的斗争中,她对西方的理解和应对逐步调整和适应化,对西方的情感、价值和政治的依赖性逐步减弱,这是其所处职位与斗争压力塑造而成,不代表特区政府多数公务员已完成斗争中的忠诚重塑。”
田飞龙认为,林郑在抗疫上的左右摇摆和执行不力,成为连任天平上最不利的一块砝码,更给其潜在政治对手和香港民众指责和埋怨的理由,由此导致压力重重,无可疏解。
但田飞龙对林郑、对香港“爱国者”的最大质疑,是他们并非真的理解和认同国家文化和国家政治精神,认为这方面“始终是特区政府与爱国管治者的一个知识短板和能力短板。香港熟悉的是西方,擅长的是既有国际化平台的运营和维护,但缺乏真正的战略家和政治家在超出香港的国家政治甚至国际政治范畴内高瞻远瞩,突破前行。”
林郑前日宣布弃选时,指出行政长官最重要的一个特质,就是要履行好双负责制,既向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亦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负责,亦要把持好“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特质。林郑知道问题所在,但似乎陷在两难中,未能“高瞻远瞩”走出一条新路径,究竟下一任特首又能否有所突破呢?
全文刊《星岛》专栏“大棋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