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及终端下沉,依托日益便捷的物流,收发快递已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新“开门七件事”之一。然而,一张小小的快递面单却引发个人信息泄漏的诸多问题。对此,全国人大代表王伟建议,多管齐下推广快递隐私面单,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水平。
千亿快递件 八成在“裸奔”
2021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1085亿件,支撑网络零售额接近11万亿元;目前,我国“快递进村”比例已超过80%,苏浙沪地区已基本实现“村村通快递”;我国农村地区去年的收投快递包裹总量达370亿件,带动农产品出村进城和工业品下乡进村超1.85万亿元……多方数据显示,快递对于人们生活的介入深度和影响强度都在不断提升。
“近年来接连出现的因快递导致个人隐私泄露的问题,敲响了个人信息安全的警钟,尤其是印有姓名、电话、地址等个人信息的快递面单被上传网络明码标价批量售卖,引发消费者、快递用户的担忧。”据王伟代表介绍,为了加强快递业中的信息安全管理,有关方面推出了推广“快递隐私面单”的应对措施,“早在2017年,多家企业就开始逐步推广各自的隐私面单,由快递配送人员在终端进行信息解码。不过,快递隐私面单推广效果有限,经调研发现,为保护用户隐私而开发的快递隐私面单,并没有得到大范围使用,超八成快递个人信息仍在‘裸奔’。”
用户找不到 小哥不爱用
“在使用隐私面单的快递上,我们发现,各家公司采取的方式不同。比如,顺丰使用‘丰密运单’,对收件人、寄件人的地址、姓名、号码等隐私进行双面隐藏,快递单上只能看到相关编码;京东的隐私面单为‘微笑面单’,收件人的姓名和手机号部分数字以‘ ^_^’(微笑)表情符号取代。”在调研中,王伟代表发现,仅有少数快递公司使用了隐私面单,而为了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消费者也“各显神通”,“最常用的做法是在收到包裹后,将个人信息栏涂抹或将快递面单剪碎,又或者在收件人信息栏内随便填写一个姓名,但这些办法,就个人隐私保护来说,效果十分有限”。
快递隐私面单推广遇阻,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快递企业在个人寄送快递时,‘隐去个人信息’并非默认选项,而是增值选项。加上不同的快递企业,标准五花八门,隐址寄件服务选项表达方法各不相同,用户甚至找不到。”一方面,操作的不方便,成为消费者在使用快递选择隐私面单时的障碍,同时,配送端的不积极,也成为隐私面单推广的一大阻碍。
“主要是影响配送效率,快递小哥不爱用。”原来,使用隐私面单后,快递员在进行“最后一公里”配送时,需扫码才能读取包裹的具体信息,然后再根据这一解码信息进行配送,“不像直接明确标注信息,让快递小哥一目了然,由此影响配送效率。”
技术要升级 责任需压实
对此,王伟代表建议,快递企业在推广隐私面单的同时,要压实各方责任,持续加强内部信息安全管理,多管齐下,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水平。
她建议,首先要落实好现有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比如,2018年5月1日起施行的《快递暂行条例》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建立快递运单及电子数据管理制度,妥善保管用户信息等电子数据,定期销毁快递运单,采取有效技术手段保证用户信息安全。“同时,企业应逐步完善信息安全体系化建设,加强对人员的监督管理。同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严厉打击涉及用户信息安全的违法行为。”
对于配送终端不积极的情况,王伟代表建议,升级优化现有技术手段,用技术升级解决影响配送效率的问题,简化信息解密流程,让终端配送实现效率和安全的平衡。
本报记者 毛丽君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