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李素萍:为快递小哥们堵上劳动保障漏洞

2022-03-10 09:09

本报讯近年来,平台经济日益发展壮大,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大幅增加,成为我国劳动者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平台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率偏低,工时制度、休息休假、最低工资保障难以执行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李素萍建议,规范网络平台企业发展,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现状:平台用工问题多多

“国家层面出台了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的意见。对此,安徽省高度重视,省人社厅、省交通厅和省总工会等出台相关政策,为保障外卖送餐员、快递员和货车司机等合法权益提供了依据,同时加大执法调研,推进政策法规落地。”李素萍表示,省总工会率先在全国最大的货运平台企业开展建会入会试点工作,吸纳货车司机入会近十万人,拓展维权服务,开展免费体检、赠送职工意外伤害互助保险,受到企业和会员的欢迎。

李素萍在调研中发现,《劳动法》主要从雇佣就业、自雇就业分类出发提供法律保护,平台经济劳动关系具有一定特殊性,目前在平台企业劳动者权益保障方面还存在以下难点:劳动关系认定难,平台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率偏低,平台企业为减少成本和规避用人风险,用工去劳动关系化倾向突出,不完全符合劳动关系认定情形;劳动标准执行难,平台企业的用工形式、经营模式等都或多或少突破了现行的劳动保障法规,现行劳动保障标准如工时制度、休息休假、最低工资保障等都难以执行,介入管理难度大;职业伤害保障难,据调研,我省超过四成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受到过交通事故及其它伤害,许多平台经济劳动者未参加工伤保险,劳动者在受到伤害时得到的赔偿很有限;相关诉求表达难,平台经济劳动者流动性强、关联度底、组织化程度较低,资强劳弱明显,平台企业在制定订单分配、计件单价、抽成比例、报酬支付、奖惩等规则时,劳动者不知情也很难有话语权,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弱势边缘地位,平台经济领域劳动仲裁案件不断增多。

建议:细化劳动保障法规

李素萍建议,加强平台经济监管,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在加强政策法规顶层设计方面,李素萍建议补齐政策短板,对平台企业用工进一步细化规定,从立法或政策上压实平台企业用工主体责任,从源头上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加强平台企业监管,合理界定企业劳动用工关系,督促平台企业及其合作企业履行用工义务、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在加强劳动权益保障方面,她建议加快建立职业伤害保障制度,探索实施平台经济劳动者单险种参加工伤保险、按步骤开展职业伤害保障,在不能参加工伤保险期间,企业要通过购买商业险形式,逐步提升劳动者安全保障水平。“要切实加强平台企业集体协商工作,围绕计件工作单价、劳动定额标准、最低工资等开展协商,推动平台企业签订行业集体合同或协议,合理确定劳动报酬水平,建立合理增长机制。”李素萍认为,要大力宣传有关劳动权益保障法律法规政策,不断增强平台企业依法规范用工的主体责任意识,也希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强学法守法,增加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 记者叶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