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双减”背景下家长更不能缺位

2022-03-09 08:59

□ 长江日报记者刘嘉

今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家庭教育”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频词。8日,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襄阳四中党委副书记、校长李静和武汉市首届“最美教师”、青山区钢城十七小教师余婧,她们围绕“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提升家庭教育质量提出建议。

■ 父亲缺位是家庭教育中的遗憾

作为一名高中学校的校长,李静发现,不同家庭教育背景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到了高中阶段后认知、性格等方面会有很大的不同。直播中,她提到的2018年《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中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有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李静提醒年轻的父母,要更早地重视起家庭教育。“有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父母只用管孩子吃得饱、穿得暖。”李静说,还有一部分家长重视家庭教育,但因为很多客观原因,如工作忙碌,在孩子的成长中仍是缺位的。

“我看到‘双减’政策推行后,孩子们笑声多了,亲子关系也变得更美好。”余婧说,没有了课外培训,学生的空闲时间增多,与家长接触时间变长,家庭教育在推动孩子发展的路上也将扮演比以往更加重要的角色。同时,不少的家庭仍然存在家长“缺位”的现象。孩子的每一次成长惊喜,是母亲先发现的;孩子的每一次睡前故事,是母亲开口读的;孩子的每一次生病,是母亲在照顾陪伴,父亲常常缺位,这是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遗憾。

余婧曾被河南省一位二孩全职妈妈的经历打动。一位“90后”妈妈,自从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后,一直坚持陪伴两个孩子阅读,发朋友圈打卡700多天,还写下了15万字的育儿手记,妈妈的陪伴也让两个孩子对阅读有了浓厚的兴趣。“从她的坚持中,我们能看到家庭教育的美好,能看到陪伴的意义。”

■ 良好氛围能培养“有笑脸”的孩子

“双减”政策推行后,小学低年级学生没有书面作业,小学高年级学生作业变少了,孩子们可自由支配、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多了。李静认为,家长要把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看作孩子成长的重要时段,教育不仅仅在学校。“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终身老师。”

家长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带给孩子更好的家庭教育?对此,李静认为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稳定、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一定是温暖、阳光、有笑脸的,良好的家庭氛围也能避免青少年心理危机的产生。“当父母中的一方因为工作、生活的压力产生负面情绪,另一方应该及时站出来,帮助缓解负面情绪,维护好良好的家庭氛围。”此外,父母可以通过学习掌握育儿知识和教育基本规律,陪孩子一起成长,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帮助孩子解决成长的烦恼。

余婧也很认同李静的观点,认为好的家庭关系才是好的家庭教育。直播中,她讲述了她的一个学生的故事。一次,她发现班里一个女孩脸上带着清晰的巴掌印,追问之下,女孩告诉她是妈妈打的。当天晚上,余婧就在家长群里转发了《不做大吼大叫的妈妈》《不快乐的妈妈,对家庭的杀伤力有多大》等文章。后来,这个妈妈特地向余婧道歉,表示深深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现在母女俩关系非常好,孩子也进步很大。

■ 减少加班让父母有时间陪伴孩子

提升家庭教育质量,社会、学校、家长还有哪些办法?作为一名小学的一线教师,余婧看到,目前各级教育部门、各个学校都因地制宜开设有“父母微课堂”,重点围绕心理状态识别、亲子沟通技巧以及良好习惯养成等方面为各位家长朋友们支招。近段时间,她正在参加湖北省教育厅组织的一期父母课堂微课录制。“这种微课堂一次只有十分钟,一次解决一个小问题,家长看起来很轻松,容易接受和实践,每次学习一点点,每次进步一点点。”近期,钢城十七小部分老师参加了“3X心灵点亮计划”,走进学生家庭,面对面向家长讲解“双减”政策,手把手教家长如何高质量陪伴孩子,这种方式“点亮”了孩子,也唤醒了家长。

在余婧班里,有些男生是“小胖墩”。“双减”政策落地后的第一个周末,余婧建议家长们带着孩子们去江滩、绿道锻炼身体,家长们纷纷响应。随后的周末,班里十几个家长们居然自发相邀带着孩子们一起去爬山,孩子们很快乐,家长们也很快乐,亲子关系也变好了,孩子们的体魄也变得更健康了。余婧希望,社会能减少没有必要的加班,把父母的时间还给孩子们,只有从容的、幸福的家长才能成就更好的孩子。

“全国两会期间,很多代表都围绕家庭教育展开热烈讨论,我不仅提交了相关建议,还呼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落实好节假日休假制度,减少不必要的加班,让父母有时间有精力陪伴孩子。”李静说,当家长掌握了科学的育儿知识、基本的教育规律、事半功倍的教育方法,将会更有能力去推进落实家庭教育。

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