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近尾声。人们希望时间可以放慢,在“中国红”与“冰雪白”的交融中多驻留一会。
十多天来,全球共享“同一届冬奥”,一起体验冰雪赛道上的速度与激情、为人类挑战“更快、更高、更强”而欢呼,也源源不断感受到各种形式的“善意与理解”、为“更团结”的滋长而宽怀。
2月17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资格赛在张家口云顶滑雪公园进行,图为赛后谷爱凌(右)拥抱鼓励其他选手。 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更团结”在这届冬奥会上的呼声有多高,暗示着在现实世界里有多稀缺。
“更团结”在这届冬奥会上的气息有多浓烈,意味着照亮人类未来的力量有多坚韧。
纵观北京冬奥会这个“超级现场”,一个个瞬间的定格、一条条“热搜”的发酵、一出出互动的接续,串联起以“更团结”“向未来”为内核的冬奥故事,刻画出以“我们”为主角的同心圆。
竞技场上,超越输赢,北京冬奥会凝聚起参赛者,刻画出体育精神的同心圆。
竞技体育,有赢有输。赢有赢得起的风采,输有输得起的姿态。输赢之外,还有更多“奥运的意义”。对手错失金牌痛哭,谷爱凌跪地安慰;打分有争议,苏翊鸣恳请终止对裁判的批评;徐梦桃摘金,美国选手第一时间上前拥抱祝贺;中日选手同台竞技,赛后合体“比心”。
尊重对手、尊重规则,相互关爱、相互包容。这些竞争对抗之外的温暖片段,营造出北京冬奥会的清新画风,也表明“大写的人”才是奥林匹克赛场上真正的主角。
中外之间,超越偏见,北京冬奥会凝聚起“新朋友”,刻画出中外友谊的同心圆。
北京冬奥会在西方舆论的少数杂音中推进,但不妨碍一段段中外之缘的生发。美国运动员与中国志愿者开幕式上“偶遇”,开启友谊之门;中国冰壶队员向美国对手赠送纪念品,美国队员接受并回礼;美国运动员以亲身经历,戳破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海外社交平台上,来自各国运动员的“Thank you,Beijing”刷屏;冬奥村收到整沓外国代表团的手写感谢信。
一边是道听途说的“抽象的中国”,一边是真实经历的“具体的中国”,在偏见和事实之间,这些“团结的使者”已给出选择。中国人的待客之道、团圆文化、祈福传统,也随着他们社交账号上的“记录与感动”传向更远空间,凝聚起更多“同频共振”的朋友。
更高层面上,超越差异,北京冬奥会凝聚起多元文化,刻画出人类互为依存的同心圆。
北京冬奥会全球收视率创历届新高,印证了体育可以超越政治、团结人类;本届冬奥会即将迎来终章,“中国范儿”为西方世界主导的冬奥会增添了东方印记,彰显多元文化的兼容共存;各国小雪花汇成人类大雪花的开幕场景成为冬奥经典镜头,不仅在于创意,更在于契合人类心灵深处“爱与理解”“彼此依靠”的需求。
北京冬奥会如同磁场,将不同背景的人汇聚在一起,重温“同一个世界”的常识,也激励“你我他”打破认知壁垒、升级认知带宽,为当下人类社会的割裂提供修复之力。
竞技场上的“暖”、中外之间的“缘”、多元文化的“融”,是北京冬奥会口号“一起向未来”的具象呈现,也是新版奥林匹克格言中“更团结”的中国式诠释,共同奏响人类团结、韧性和合作的主基调。
期待冰墩墩手掌上的“小爱心”、运动员之间的花式“比心”继续传递下去,将善意传遍世界;期待“Thank you,Beijing”带来的触动,转化为不同族群、不同国家“手拉手、肩并肩”的根基;期待北京冬奥会的外溢效应持续放大、回响不断,如同雪花火炬台上,微光成炬、生生不息。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