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宇代表:“南方供暖”还没有落实 我不太满意

2019-03-12 08:11

原标题:周洪宇:“南方供暖”为什么推进困难?“教育惩戒权”如何防止滥用? | 我的两会

《我的两会》3月10日嘉宾 周洪宇《我的两会》3月10日嘉宾 周洪宇

周洪宇是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教育、搞教育出身,当人大代表也出了两本“教材”:《怎样做人大代表》《怎样写人大议案》。过去16年他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提了300多份议案和建议,平均每年约20份,其中近七成被采纳,包括“宪法宣誓”“义务教育免费”等等。

南方供暖:去年没落实,今年继续提

周代表去年提的“南方供暖”还没有落实。他在《我的两会》中直言“不太满意”。

周洪宇:“去年我提了以后,国家部委给我打电话,电话打了很长,理由是这个问题大家都很关注,中央也很关注,我们也很关注,但这个问题的原因很复杂:现行供暖界线以秦岭淮河划分本身有自然地理的根据,南北之间气候有差异,南方寒冷的时间不如北方长,居民大院也不如北方集中,因此不能照搬北方传统的铺设管网集中供暖的方式。这些理由不能说没道理,但作为代表,提出一个建议是希望去推动一项工作,因此今年我还是继续提,但提的角度跟过去有所不同。”

全国人大代表 周洪宇全国人大代表 周洪宇

周洪宇去年的建议标题是:“关于我国集中供暖沿长江重新划定供暖分界线的建议”,今年的建议标题是:“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启动南方供暖问题的研究与实施”。

周洪宇:“换一个提法也是要让主管部门进一步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同时从我提的角度来说,我希望这一次不是像去年那样能够马上解决。我会考虑到南方供暖的一些特殊性,比如集中和分散相结合。部委回复里面的合理因素要考虑,这也是一个沟通的过程。”

教育惩戒权:如何防范借此体罚?

周洪宇代表今年的一个新议案是在《教师法》中明确“教育惩戒权”。如今很多家庭“以孩子为中心”,再加上一些“虐童”案,甚至“学生被老师批评后跳楼”等极端事件的效应,有的老师对学生“不敢管”“不愿管”了。而《我的两会》在各地的随机调查中,有人提到被打弯的戒尺、想哭不敢哭的恐惧感,甚至被珠算老师打了一下之后抵触财务工作的“心理阴影”。对合理惩戒与体罚伤害之间的界限,大家也缺乏共识。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教育惩戒权”立法,有家长担心老师“把握不好度”,甚至“以此为借口体罚或变相体罚”。

周洪宇的议案中,教育惩戒权的主要内容包括:

1。批评和制止学生不正当的言行举止;

2。将侵犯其他学生合法权益的犯错误学生与其他学生隔离开来,以保护其他学生;

3。要求犯错误学生写认识自己错误的检讨书交给老师,以保证不再重犯;

4。视情要求犯错误学生打扫教室清洁,以纠正其破坏教室清洁的错误行为;

5。视错误严重情况适当取消犯错误学生参加某些集体活动(如“春游”、“秋游”)的权利;

6。让家长带回家进行批评教育,等等。

议案中强调:教育惩戒权的使用要合目的性和合教育性,是有其明确的边界的,不能走到反面、出现过宽过滥。比如对犯错误学生采取任何形式与程度的体罚和羞辱(如:罚站、罚跪、打骂、羞辱以及罚简单重复式抄书、抄作业等等)则超出了教育惩戒权的边界,是必须严格禁止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主持人徐卓阳(左)、央广主持人郭静(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主持人徐卓阳(左)、央广主持人郭静(右)

周洪宇:“我赞同很多家长和老师说的,这是一个很慎重的事情,要广泛听取大家意见。”

徐卓阳:“其实大家真正反对的没有多少,大家更多的是担心,说写进去之后是不是存在滥用的情况?过度了怎么办?都是研究这些问题。”

徐卓阳:“如果真正要入法了之后这些都得细化去研究,包括用什么样的手段,在什么样的场合,以及非常重要的——如果教育错了怎么办,有没有相应的纠偏机制。”

郭静:“我知道国外一些经验,其实来做出惩戒裁决的不简单的是班主任、任课老师,而是包括学校相关的管理委员会,它的主体是多元的,这样就不会是老师个体去实施惩戒权。这个如果是进入法律,执法当中应该更严谨。”

周洪宇:“对,这些权利不是哪一个老师独自来执行的,把这个明确下来,主要是防止它走到反面,过度滥用。”

信息化与教育公平:“一块屏幕”背后的思考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何凌飞在“环球两会观察”中介绍,海外媒体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表述。有专家注意到中国在建设大学和吸引研究人才方面大力投资,已经让一些海外的高校不再像以前那样热门。

而在中国国内,去年关于教育的一条热门新闻也跟高考有关:通过远程视频分享优秀中学的课程,是不是真的能提高偏远地区学校的教学质量,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考上大学、改变命运?这“一块屏幕”相关的报道,曾经引发热烈讨论。

周洪宇:“我今年的建议里面有一份是与它有关,叫做《关于精准施策、持续发力,坚决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的建议》,在这个建议里面,具体有一条是‘运用信息化手段来促进教育公平’。前面讲到了‘一块屏幕’的问题,它实际上讲的就是这么多年来,我们国家在推动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在应用信息化手段这个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所取得的成效。报道引发的一些争论有道理,不能说信息化手段就可以解决一切,实际上也不可能解决一切。信息技术不能取代老师、也不能取代学校,教育是很复杂的工作,要精准施策、因材施教。”

来源:央广网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