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精神健康备受社会关注,教育局表示,截至1月,本学年共录得10宗中小学生怀疑自杀身亡个案。 不少学校早前进行小六呈分试,为了解学生情绪状况,有小学在考试前两周进行返学情绪大搜查,让学生以表情贴纸记录上学心情; 亦有学校于本学年设立“班级信箱”,鼓励学生向教师“尽诉心中情”。 有教师呼吁家长摒弃比较心态,冀家校合作建立赞赏文化,建立学生自信心,勇于面对挫折。
派默书日贴3张“担忧”贴纸
教育局回复本报查询时表示,本学年截至今年1月31日,全港中小学向当局汇报的学生怀疑自杀身亡个案为10宗。 学界正通过不同方式提升学生精神健康,而上月有不少学校进行小六呈分试,其中,中华基督教会全完第二小学在2月中,即考试前约两周进行返学情绪大搜查,让学生在纪录表贴上快乐、难受等表情贴纸,记录当日带着何种心情上学。
该校课程统筹主任、小六精英班班主任霍丝敏表示,曾有学生在派发默书或评估的日子贴上3张“担忧”贴纸,“精英班的情况是,他们的目标不是及格,而是满分,当他们知道要派默书,便会很紧张”。 她忆述曾有学生在默书取得80分,但仍因分数不如预期及害怕被父母责备,而在教室大哭。
教育局近年推出家长教育资源,鼓励家校合作促进学生精神健康。 霍丝敏冀家校合力建立“赞赏文化”,呼吁家长勿将子女的表现与他人比较,“赞赏能给小朋友信心,鼓励他继续做好”,教师亦可在小息时间与学生玩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情绪,建立师生关系,“不是等到最后『爆煲』,才后知后觉。”
该校生命培育组教师翁晓玲补充,教师宜多照顾学生的学习差异,“有些同学未必拿A,但你见到他已尽力,都要鼓励、肯定他”。 该校亦曾举办制作花茶工作坊,让教职员通过品茶静心宁神,翁晓玲形容师生的精神健康是“相辅相成”,“当老师的身心灵健康时,他和同学、同事相处,才会带出最好的效果。”
“班级信箱”鼓励诉心声
此外,筲箕湾崇真学校于本学年在每班增设一个“班级信箱”,鼓励学生通过书信向教师“尽诉心中情”。 该校同样在上月举行小六呈分试,训辅主任邓主任表示,至今暂无接获学生寻求情绪支持的信件,但教师会鼓励学生藉祈祷分享正面对的难题,并灌输基督教友爱、感恩等正向价值观,以协助学生应对逆境。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