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不会无缘无故凭空发生,有医生提醒,有4大高危因素是导致细胞癌变、令身体患上癌症的“幕后黑手”,其中包括常做一件事,更令患肺癌风险恐激增30倍!
公开4大癌症幕后黑手 这件事增30倍患肺癌风险
重症科医生黄轩在Facebook专页撰文指,癌细胞不是一天就形成的,癌症也并非天降横祸或毫无预警,而是由众多因素所引发的。他形容,癌症是细胞叛变的结果。正常的细胞平时各司其职,生长、分裂、死亡,一切井然有序。但当细胞的DNA出错,开始异常增殖,聚集成一团就会形成肿瘤,而四处“搞破坏”的则是恶性肿瘤,也就是癌症。以下4件事就是导致细胞癌变的“幕后黑手”。
什么因素易致癌?
4大癌症幕后黑手:
1. 遗传
乳癌就是其中一种与遗传相关的癌症。有些人天生就带著“高危基因”,例如BRCA1或BRCA2突变,这些基因像埋在身体里的定时炸弹,可能增加乳腺癌或卵巢癌的风险。有研究更发现,基因出现这些突变的女性,一生人患乳癌的机率高达85%。不过这类遗传因素只占癌症的少数,毋须过分担心。
2. 生活方式
吸烟: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较非吸烟人士高15至30倍。
饮食:饮食高脂肪却低纤维,以及吃过多红肉和加工肉,都是大肠癌的风险因素。
不爱运动:有研究发现,缺乏运动会增加患乳癌和大肠癌的机率。
3. 环境
辐射:长期身处X光或放射性物质的环境,出现白血病和甲状腺癌的风险会上升。
化学物质:例如工厂里的石棉、空气中的苯,甚至土壤里的砷,都是致癌物,可能引发肺癌和皮肤癌。
4. 感染
有些癌症是由特定传染病所引致,例如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是引发子宫颈癌的最主要的原因,而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则是肝癌的帮凶。
养成6大习惯预防癌症
黄轩医生强调,癌症不是随机发生,而是与生活的每一个选择息息相关。他提出6件事,有助远离患癌危机。
戒烟:从戒烟第1天起,患肺癌风险就开始下降。
吃得聪明: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烧烤和烟肉,能够保护肠胃。
动起来:每周运动150分钟,例如快步走、跳舞等。
躲开毒物:包括辐射,以及石棉等化学物质。
接种疫苗:包括HPV疫苗及肝炎疫苗。
定期检查:包括乳房检查、大肠内窥镜等,及早发现就能尽早解决癌症。
饮食上应如何防癌?必吃4种蔬果抗氧化
要预防癌症,蘋軒医生曾分享指,在日常生活只要遵从以下10个健康的饮食习惯,至少可以有效降低7种癌症风险:
1. 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
富含膳食纤维,有助肠道健康,促进有益菌群的生长,降低大肠癌风险。建议每天至少摄取5份不同种类的蔬菜和水果,并选择全谷类如糙米、燕麦等。
蔬果富含维他命C、维他命E、多酚类、胡萝卜素等抗氧化剂和植化素,有助中和自由基,减少细胞损伤。推荐可以多吃西兰花、菠菜、莓果类、番茄等。
2. 减少加工肉类与红肉的摄取
每周加工肉类摄取量应低于50g;红肉摄取量不超过500g,并应以蒸、煮方式取代烧烤和煎炸。
3. 限制糖和高热量食品
避免含糖饮料和甜点,选择低升糖指数(GI)的食物,如全谷类和豆类。
控制进食份量,注意总热量摄入。
4. 增加健康脂肪的摄取
多吃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包括深海鱼(例如三文鱼)、亚麻籽、核桃等,具有抗炎作用,有助降低某些癌症风险。
避免反式脂肪,减少吃油炸食品和含人造奶油的产品。
5. 规律饮食
定时进餐,避免夜间进食。
6. 避免过量饮酒
酒精被列为1类致癌物,与口腔癌、食道癌、乳癌等多种癌症相关。建议女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1杯,男性不超过2杯。
7. 多喝水
多喝水有助于促进代谢,降低泌尿道癌症的风险。建议每日饮用2-3L水,避免含糖饮料。
8. 增加益生菌和发酵食品的摄取
乳酪、味噌、泡菜等发酵食物有利维持优质的肠道菌群,提高免疫力,减低患癌风险。
9. 饮食低钠
高盐饮食会损害胃黏膜,增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胃癌风险,建议每日摄取不多于5g盐。
10. 维持健康体重
肥胖与乳腺癌、结肠癌、肾癌等多种癌症密切相关,建议透过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将BMI维持在18.5-24之间。
更多防癌资讯,尽在星岛环球网:
不吸烟照患肺癌?1类人风险高近6倍,营养师教吃5类食物防癌护肺
研究证地中海饮食法防4大癌症,肝癌风险低48%,医生教多吃4物更有效
资料来源:黄轩医师 Dr. Ooi Hean
专家履历:黄轩
台湾林口长庚胃肠肝胆科副教授,专项是发炎性肠道疾病如克隆氏症、溃疡性结肠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