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所有进口商品课征的10%“基准关税”5日已经生效。对与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贸易伙伴课征的更高“对等关税”将于9日生效。
▲总统特朗普5日抵达佛罗里达州特朗普国家高尔夫球俱乐部时,正在车上翻阅《纽约邮报》。 美联社
特朗普最新关税政策被指破坏国际贸易规则。多个贸易伙伴表达强烈不满和明确反对,表示将采取措施加以反制。
路透社报道,初步的10%“基准”关税已于美东时间凌晨在美国各大海港、机场与海关仓库生效。
Hogan Lovells律师事务所贸易律师萧奥(Kelly Ann Shaw)说:“这是我们一生所见单一最大贸易行动。”萧奥曾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担任白宫贸易顾问。萧奥3日在布鲁金斯研究所活动上表示,由于各国寻求协商降低税率,她预期关税将随着时间推移出现变化,“但这是规模很大的行动。这对我们与地球上每个国家从事贸易的方式而言,是相当剧烈且重大的转变”。
首波遭受10%关税冲击的国家包括澳洲、英国、哥伦比亚、阿根廷、埃及与沙乌地阿拉伯。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向托运人发出的公告指出,5日午夜起,在水上运输的货物没有宽限期。
但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先前有一则公告针对在美东时间5日凌晨0时01分之前装载到船只或飞机上并运往美国的货物提供51天的宽限期。这些货物须在美东时间5月27日凌晨0时01分之前运抵,才能避开10%的关税。
最新一期《经济学人》封面故事以《美国如何最终让中国再次伟大》为题,指高额关税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中国经济,但美国将自己隔绝于世界的做法,亦为中国重塑亚洲地缘政治格局带来一个“绝佳机遇”;同时,在美国对外竖起高墙之时,中国亦有机会重塑全球贸易关系。
今期《经济学人》发布了两个不同版本的封面,其中一个封面是特朗普手持手锯,将美国版图切开的卡通画面;另一个封面主要在亚洲地区发行,则用了特朗普标志性的MAGA(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帽子吸引目光,但将标语改成Make China Great Again(让中国再次伟大)。
面对全球谴责、多方质疑,特朗普本人似乎相当淡定,继嘲讽中方“慌了”、反制措施“出错招”,他在关税正式生效后,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首次回应,发文叫美国人“要挺住”。
在白宫公布“对等关税”清单后,特朗普没有花时间澄清新关税究竟是贸易协议谈判的开始还是美国经济政策的永久性改变。相反,他选择前往佛州的高尔夫球场。特朗普发文称,“中国受到的打击比美国严重得多,而且相差甚远。他们和许多其他国家以不可持续的方式对待我们”。他形容今次是“经济革命”,写道:“我们会赢。要坚持下去,这并不容易,但最终结果将是历史性的。我们将使美国再次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