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报导,清明连假假期,赏花、踏青、祭扫车流迭加,多地综合应用人工智慧、大数据等技术,分析研判假期出行需求,应对客流变化,保障安全出行同时,还提高通行效率。
▲清明连假出行不堵AI与大数据助力交通顺畅。
▲清明连假出行不堵AI与大数据助力交通顺畅。
▲清明连假出行不堵AI与大数据助力交通顺畅。
清明假期,江西高速公路车流增长明显,4月5日超过140万辆次。江西交通监控中心上线高速公路智慧检测平台,用AI视讯分析全省高速公路路况,路上一旦出现交通拥堵、车辆违停、逆行、行人违规上路、抛洒物、应急车道占用等交通异常事件,系统会触发告警机制,并智慧截取事件发生前后1分钟的视讯片段及关键画面,自动分发给高速交警、路政等部门及时进行处置在贵州高速集团的调度中心,可以看到贵州全省服务区即时车流、人流等情况。
依托大模型数据,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增派人员和应急充电设备前往车流量大的服务区,并积极引导车流去向,积极处理应急突发事件。
在浙江西湖景区,4月5日客流达到50万人次。考虑景区内路网格局固化且未通地铁,交通部门推行公车+的多元换乘体系,依託大数据“公交云”平台,工作人员可即时查看杭州市内近半小时内各条公车线路、站点的客流数、公交班次等情况,从而即时精准调度。
央视报导,5日是清明假期第二天,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逾2.46亿人次。其中,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355万人次,加开旅客列车622列。铁路部门还及时开行夜间高铁,加强与公车、地铁等市政交通系统对接,打通旅客出行“最后一哩路”。
公路人员流动量,5日超过2.29亿人次,高速公路流量6000万辆次左右。自驾出行占比较高,新能源汽车流量明显增长。在山东、浙江、江苏等地,交通、电力等部门做好充电服务保障,确保绿色出行顺畅。
水路客运量5日128万人次,环比增长45.49%。浙江舟山、粤港澳大湾区水上客运迎来小高峰。海事等部门通过智慧调度和严格监管,确保运输安全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