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多舛,苏轼苏辙却兄弟情深

发布时间:2024-09-13 13:57

宋朝的苏轼和苏辙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在其父苏洵的薰陶之下,兄弟两人的文采都非常好。之后,父亲苏洵就带著苏辙和苏轼进京赶考。在这次考试中,苏轼因为得到欧阳修的欣赏,正式成为了朝廷的官员。但苏辙因为在文章中谈论政事,引得朝臣不满,最后将他列入下等。

苏轼做官后不久,就遇到了王安石变法。而历朝历代,只要是变法,就会有不同的意见。这不,性格耿直的苏轼看到变法的一些不妥之处,直接就大大咧咧地将自己的意见告诉了宋神宗。

后来,因为此事,苏轼受到他人排挤,自请出京。可远离京城的苏轼依然没有消停,他又给宋神宗写了一份《湖州谢上表》。这份表本来就是例行公事,但却被有心之人利用,诬陷苏轼对皇帝大不敬,于是宋神宗在一怒之下就把苏轼打入了大牢。

听到这一消息后,弟弟苏辙非常著急,他连忙写了一封《为兄轼下狱上书》,请求宋神宗以削弱自己的官职为代价来保哥哥苏轼的命。对此,宋神宗非常感动,再加上还有王安石等人的求情,就下令将苏轼放了。

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苏轼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而苏辙受到哥哥的连累,也被皇帝贬去了江西。可怜的苏辙,好不容易把哥哥从大牢里接出来,自己又要带著全家风雨兼程地赶往江西。

后来,宋哲宗即位,但因为年龄太小,只能由高太后垂帘听政。掌管政事的高太后先后启用了曾经上书新政弊端的大小官员,由此,苏轼和苏辙两兄弟才能得以返回京师。

借此机会,高太后也发觉了苏辙的才能,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可靠的人。于是,苏辙的仕途也像是开了挂一样,他先后担任右司谏、户部侍郎等官职,后来甚至作为副宰相,有权力可以与宰相一起商议国家大事。可以说,当时的苏辙也是非常厉害了!

当然,已经飞黄腾达的苏辙并没有忘记哥哥,他在空閒之馀还时不时地帮助苏轼。

1094年,苏轼被贬到了惠州,来到惠州之后,苏轼发现当地的百姓生活很是艰苦,就想做点甚麽。思来想去,觉得还是修路、修桥比较合适,可是,钱从哪里来?

这时,他想到了苏辙,于是就连忙给弟弟写信。苏辙看到信后,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哥哥的要求。这也导致当地的百姓只知道苏轼出了力,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在苏轼背后的苏辙,那才是真正的大老!

可好景不长,高太后去世后,哲宗开始重用新党官员。而苏辙又因为上书反对哲宗恢复熙宁新法,而遭到贬谪。于是在1097年,苏轼被贬到了儋州,而苏辙被贬到了雷州。在贬谪途中,这两难兄难弟在滕州相遇了。可是在分别的前夜,苏轼因为不忌嘴,痔疮又犯了。

作为弟弟的苏辙虽然无法为哥哥代受痛苦,但他仍在苏轼的床头为其诵读诗篇,以此来希望哥哥可以主动戒酒,免受疾病之苦。但弟弟的一番良苦用心,苏轼显然没有记在心上,依旧我行我素,过著洒脱恣意的人生!

后来,徽宗在即位之后,大赦天下。由此,苏轼和苏辙也可以返回京师。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谁能想到,苏轼在北归的途中,竟然逝世于常州,临终之前也没有见到弟弟苏辙,这是苏轼的一大遗憾,也是苏辙一生的痛!

之后,苏辙根据哥哥生前的意愿,把他葬到了嵩山之下。接著,他又把哥哥的孩子接过来抚养,以告慰哥哥的在天之灵!

苏辙在弥留之际,选择要和哥哥葬在同一个地方,以实现兄弟两生前“夜雨对床”的约定。

而据史书记载,苏轼一生中大约有100多首诗是写给弟弟苏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