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诗歌的黄金时代,诗人靠一首代表作名传千年的也不少。有这麽一位好色、好酒、好赌的诗人,作品并不是很多,却能凭藉一首让诗仙李白都甘拜下风的诗歌而名噪一时,并且千古传名。这位诗人便是崔颢,他笔下的这首诗便是家喻户晓的《黄鹤楼》。
下面是《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根据现存史料可知,崔颢出身门阀士族,而且是当时大唐最顶级“五姓七望”之一的“博陵崔氏”。 作为崔氏门阀子弟的崔颢,从小就受到了精英家族氏的教育培养,加上自身天赋,取得了三岁识千字,五岁能行文,八岁赋诗歌,20岁就进士及第的惊人成绩。
虽然早早中了进士,但崔颢的仕途之路却浮浮沉沉很坎坷。于是不得志的他后来直接弃官,选择浪迹江湖。江南、淮楚、河东、东北各地,都留下了他的脚步。上面这首诗《黄鹤楼》,便是崔颢在漫游到武昌黄鹤楼时所作。
诗看似信手拈来,却每一句都如同宝石般经典,令世人拍手叫绝。
整首诗作者以其独特的构思和精湛的艺术手法,结合眼前美好景色,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的深邃的意境,从而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李白后来登黄鹤楼时有感欲赋诗,但看到楼上崔颢的这首诗后,不由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而搁笔作罢。
崔颢虽然凭藉此诗赢得了古今无数读者的讚誉,但他自身为人的评价却令人诟病。史书记载崔颢“行履稍劣,好(蒱)博,嗜酒,娶妻择美者,稍不惬即弃之,凡易三四。”意思就是这人好赌,好酒,尤好美色,见色起意娶回家之后,遇见更好看的就无情无义的抛弃旧人,一生中死性不改,循环往复。他这种喜新厌旧、抛弃糟糠之妻的做法,自然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品行有亏、卑鄙无耻的坏印象,新旧唐书对这人的评价都不怎麽高。
专题 更多 >
热门文章